ID: 24079123

选择性必修1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大单元教学教学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11-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32473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选择性,文明建设,20张,教学课件,教学,单元
  • cover
(课件网)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学习目标 1.梳理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认识到中国的法律体系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通过梳理本课知识点认识到中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家国情怀) 重点:当代中国的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难点:在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基础上,加深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情境导入 从民法典的目录内容来看,它有怎样的特点? 目 录 第一编 总则 第二编 物权 第三编 合同 第四编 人格权 第五编 婚姻家庭 第六编 继承 第七编 侵权责任 从目录内容看出民法典的一大特征是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 某种意义上说,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市场经济 建立时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法治 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奠基与曲折发展 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依法治国 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 五讲四美三热爱 文明三创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时空概览 任务一:梳理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历程与成就。 初创时期: 20世纪50年代 重创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严重破坏 进一步加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20世纪90年代至2010 新的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 启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全面推进,进入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 法制初创时期: 20世纪5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问题1: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最早制定了这两部法律,从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新中国成立前,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的婚姻制度普遍存在,夫妻婚姻的社会矛盾也比较激烈;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由此学生可以进一步归纳出,新中国成立之初要进行社会改造,解决最紧要的社会问题,而有法可依是最为关键的。 特点:法律集中在政治领域,主要是建章立制。 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 法制初创时期: 20世纪50年代 新的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 问题2:新在何处? 新时代特征的一批基本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阶段特点:法律较多地涉及经济领域,为改革开放服务 问题3:对比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不同 宪法结构的这一变动,表明我国对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高度重视。从法理上讲,先有公民的权利,然后根据公民的授权产生国家机构。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没有人民的授权,国家机构就失去了权力的基础和来源。因此,宪法在体例设计上要体现这一原则。从逻辑上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与”总纲“有密切联系,连着写也比较合理。 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放在国家机构前面,凸显公民的地位,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尊重保障人权。 任务二: 成就: ①1997年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问题4:结合课本的思考点,“制”改为“治”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