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9127

选择性必修1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大单元教学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1-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64809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选择性,交往,25张,教学课件,教学,单元
  • cover
(课件网) 从“天下”到“世界” ———共同体视域下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学习内容 国家关系与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民族关系: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国家关系: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关系的总称,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民族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宗教关系、地域关系等。其中国际政治关系又是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关系,与政治密切相关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本单元“民族关系”是指国家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国家关系” 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学习目标 1.通过古代、近代、当代中国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的纵向比较,深入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巩固的历史脉络,体悟在时空背景下解读历史的寓意。(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运用地图、文字资料引起学生关注材料背后深藏的历史信息,分析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认识中国古代处理民族事务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在理解教材文本叙事的基础上建立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联,深化对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体悟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制度保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以及当代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难点:中国从古至今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课时主题 CONTENTS 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从“天下”看古代中国的国家关系与民族关系 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关系与国际法的发展 ———鸦片战争前“世界”秩序的变革 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从“天下”走向“世界”的当代中国的外交 从“天下”到“世界” ———共同体视域下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时空坐标 第11 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从“天下”看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 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内容,谈谈你对“天下”的理解。 课时主题:从“天下”看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任务一、认识古代的“天下”观 “天下” 首先涵盖了当时人们认知范围内的整个世界,从山川到海洋都是天下。 “天下” 有一个共同的王,天底下,王是最厉害的,所有人都要听王的。 “天下”大家都是王的臣子,受王的统治。 “天下”是一个空间概念和政治概念,那天下和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有什么联系呢? 空间 政治 课时主题:从“天下”看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任务一、认识古代的“天下”观 “共同的祖先” “共同文化记忆的认同传承” “共同的华夏族群” 《史记》第一次为少数民族列传,把少数民族作为王朝国家的臣民载入全国性史书中,体现了 “华夷一统” “天下一统”的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成为以后历代王朝修史的典范。《史记 五帝本纪》中司马迁构建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传承的古史谱系。在这个谱系中,颛顼、帝喾、尧、舜都是黄帝的子孙,且夏禹、殷契、周后稷均为黄帝玄孙,秦、匈奴亦为黄帝的后代,东越、南越、西南夷的先君也都可以溯源到黄帝。 课时主题:从“天下”看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任务一、认识古代的“天下”观 “天下” 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涵盖了当时人们认知范围内的整个世界,包括中原地区以及周边的各个区域。 是一个政治概念。是一种以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