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2496

12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 》课件 (共45张PPT)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42319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 ,课件,4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1 短文两篇 大自然的美,或雄奇,或清幽,或秀美,尽显造化之妙。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是令人神往,令人赞叹,令人陶醉。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短文二篇》中的《答谢中中书》,追随陶弘景的目光,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要解决这一核心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以下几个问题逐步推进。 1.文章共分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是如何描写秀美山川的景色? 2.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2.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3描绘景物的句子间有什么内在关系? 3.文章首尾部分,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人间书札,即以隐居代名。 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走近作者 ———《南史·陶弘景传》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秋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早年游历访道时足迹遍及江浙的名山胜水,后退隐茅山。梁武帝萧衍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等。 陶弘景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 南北朝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背景链接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回复朋友谢中书(谢征)的书信 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南朝人,曾任中书舍人。 古代的“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dú)”“信札(zh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它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也可以谈论政事,还可以勉励后学,等等。 文体知识 但是,同学们看到的这篇文章很显然不是一封完整的书信,一般认为完整的书信今已无存,流传下来的只有这段描绘山水的文字。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 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共同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四季。 全,都。 夕阳快要落山了。 消散。 纷乱,这里指此起彼伏。 坠落。 指水中潜游的鱼。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385—433),他承袭祖父谢玄(343—388)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第一层:以感慨发端,寄托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