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侵华战争中日军杀害的中国儿童 朝鲜战争中废墟前的儿童 新课导入 叙利亚儿童惊恐的表情 巴勒斯坦儿童在废墟中玩耍 新课导入 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战场是残酷的,有枪林弹雨,朝不虑夕。但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战中的插曲》 新课导入 聂荣臻 学 习 目 标 了解回忆录的有关知识,品味表达情感的关键句段。 分析聂荣臻的形象,理解在残酷战争中救助两个日本小女孩这件事的重要意义。 感受战争中的人性美,感受中国军人的善良博爱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壹 知人论世 新课导入 聂荣臻 (1899—1992年) 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井陉煤矿破袭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战线拉到太长,各种战略物质紧缺,由此日本采取了“以战养战”方略,加紧对沦丧区矿产资源的掠夺。 井陉煤矿就是日本掠夺我国煤炭资源的最大阵地,当时的井陉矿是我国三大煤矿之一,而且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矿区有铁路直通正太铁路,往东可迅速出击石家庄,往西据守娘子关天险,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为日寇提供燃料。 背景链接 贰 整体感知 题目解读 抗战时期的“百团大战” 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点明了这一事件深厚的历史背景; 说明了它的特殊性———不是战争主要部分,而是“插曲”; 显得耐人寻味,强调了事件的美好性。 作 用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本文作为回忆录,一共回忆了几件事? 救助女孩的背景和原因 和女孩在指挥所相处的情形 送女孩回去并给日本军队写信 美穗子来中国探访聂帅 根据这几件事,厘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结构。 整体感知 根据这几件事,厘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事件,写百团大战中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部分(第2—10段)“插曲”故事原委:回忆战火中照顾日本小姑娘并派人送回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 1— 14段)“插曲”的影响:聂帅惦念并寻找救起的日本小姑娘,战后美穗子探访聂帅以及美穗子事件对中日关系友好产生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第四部分(第14—15段)照应开头,点明写作主旨。 整体感知 作为一篇回忆录,本文是如何叙述“救助孤女”这一插曲的?叙述上有何特点?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10段) 第三部分(第1 1— 14段) 第四部分(第14—15段) 倒叙 顺叙+插叙 顺叙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这是一篇回忆录,用的是倒叙的手法 顺叙:中间叙述救起日本小姑娘的事情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 插叙:在第9自然段,插叙了在晋察冀军区俘虏的叫中西的日本兵的故事,他不但自己留在晋察冀根据地,而且影响到其他被俘虏的日本兵留下来,组织成“反战同盟”。 整体感知 叁 文本研读 聂帅为什么要救这两个日本小姑娘?文中哪里可以找到答案? 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至于究竟怎么办,我考虑,或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或是把她们送回去。(第3段) 当然,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那一套。(第8段) 文本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