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6599

统编版2025-2026学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第1-2单元)(有解析)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735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次月,单元,第一,学期,语文
    2025-2026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统编版) 第一次月考 考查范围:第一、二单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金秋时节,我们不仅迎来了收获的喜悦,也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英雄们曾用热血守护这片土地的美好,如今我们在秋日的校园里感受自然的绚烂、成长的快乐,传承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追求。学校开展“秋日寻美,传承热爱”主题活动,让我们在文字中捕捉秋天的色彩,记录身边的温暖。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情境一:“秋日的语言调色盘”。秋天像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片落叶、每一朵小花都藏着独特的色彩与故事。英雄们的事迹需要准确的语言传颂,秋天的美好也需要规范的文字描绘。让我们先拿起“语言调色盘”,从字音、字形、词语到诗句,调配出最贴切的表达,为记录秋天做好准备。 1.记录色彩斑斓的秋天。(8分) 秋天的①zǎo chen( ),我漫步在铺满②luò yè( )的水泥道上。秋给路两旁的植物穿上了③xiān yàn( )的衣裳。秋天赠(céng zèng)给④jú( )花一件黄衣裳,它们在风中频(pín píng)频点头;秋天送给牵牛花一件紫色的衣裳,它们高兴地吹起了小喇(cì lǎ)叭;秋天给枫叶披上了一件红色的衣裳,它们争着张开双⑤bì( )表示感谢……看远处,其实,秋天唯独偏爱板栗,将绿衣裳和棕(zōng zhōng)衣裳分给了它们,瞧它们高兴地咧开了嘴! (1)读语段,看拼音写字词。(4分) (2)用“√”在语段中的括号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2.琳琳用下列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其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用拆字的方法理解“明朗”,它的意思是明亮、晴朗。 B.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凌乱”,它的意思是东西多、胡乱摆放。 C.根据字形理解“忐忑”,它的意思是内心上下不安定。 D.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的“巴掌”,它的意思是两手击打的声音。 3.下面是同学们关注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示动作的词语:穿戴、敬礼、招引。 B.模拟事物声音的词语:咿咿呀呀、滴滴答答、急急忙忙。 C.描写事物的词语:鲜艳、古老、湿润。 D.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私塾、口笛、学校。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1)五( )丰登 ( )桂飘香 一( )知秋 共同特点:都和______有关,仿写:____________ (2)口干( )燥 披头( )发 面( )耳赤 共同特点:都含有两个_________,仿写: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词语。(6分) 黄 金黄 金黄金黄 黄金黄的叶子 红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蓝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与友爱。 B.《不懂就要问》一文通过写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弄清楚道理就得挨打。 C.《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梧桐叶、篱笆下的灯火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情感。 D.《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作者从秋天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动植物过冬的情景三个方面写了秋天。 7.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5分) (1)《所见》中写道:“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这首诗写的是___季,我这样想的依据是:__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