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2596

14山水画的意境 课件(20张ppt)

日期:2025-11-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511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山水,画的,意境,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李可染 山水画的意境 第四单元 ■语言运用 品读文章,把握文章核心概念,理解作者的观点。 ■思维能力 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重点) ■审美鉴赏 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使学生理解山水画不是模仿、复制自然,而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呈现,以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难点) 导入形式(情境导入): 同学们,想象一下,你身处一个宁静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远处的山脉上,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轻纱。你站在一片翠绿的竹林旁,微风轻轻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你的眼前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仿佛是大自然亲手绘制的一般。在这幅画中,你可以看到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水流潺潺。你可以感受到那种宁静与和谐,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这种意境,正是中国山水画所要追求的。 今天,我们就将一起走进《山水画的意境》这篇课文。 作者介绍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字词学习———字音字形 惆怅( ) 真挚( ) 暮霭( ) 朝朝暮暮( ) 浮光掠影( ) 渲染( ) 夔门( ) 颐和园( ) 惨淡( ) chóu hàng zhì ǎi zhāo lüè xuàn kuí yí cǎn ( )图解 ( )押解 ( )浑身解数 解 ( )柏树 ( )柏林 柏 jiě jiè xiè bǎi bó 字词学习———词义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感情)。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 身临其境:形容自己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中去了。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朝朝暮暮: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比喻从早到晚,天天如此。 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任务一:了解作者 有同学质疑:阅读李可染的《山水画的意境》来策划展览,是否准确?请搜集作者资料,制作介绍卡,为大家解惑。 小结:李可染是国画大师,尤其擅长山水画。本文是孙美兰根据李可染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讲课笔记整理的,专业性很强。 活动二:阅读与讨论 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1)将你前面勾画的内容梳理归纳,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并以此为依据,划分文章的层次。 合作探究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目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味同嚼蜡矣”)阐述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第三层:(从“读书使人充实”到结尾)阐述读书的作用———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才智上的缺陷。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主要观点。 第二部分(2~4):从理论上阐述了什么是意境及为什么画山水最重要的是意境,并以诗词为例展开了具体的论述。 第三部分(5~8):以写诗、作画为例,阐述了想获得意境就要深刻认识对象,就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第四部分(9、10):论述山水画是意境和意匠紧密结合的产物。 任务二:梳理结构,确定展览内容 小结:本文首先提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接着从山水画和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的不同入手,指出山水画是要表现人对自然的感情的。然后以李白的诗和毛主席的词富有意境,论证了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接下来指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