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C(2分) 2. A(2分) 3. C(2分) 4.(1)A(2分,《木兰诗》是北朝民歌,非北宋);(2)示例:祥子原本是勤劳正直、怀揣“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的梦想,每天早出晚归拉车,不沾染不良习气的青年,但经历“三起三落”(买车丢车、被孙侦探敲诈、虎妞难产去世、小福子自杀)后,变得麻木、堕落,不再追求梦想,甚至靠骗钱、占便宜度日(3分) 5.(1)独坐幽篁里(2)万里赴戎机(3)凭君传语报平安(4)惟解漫天作雪飞(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每空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共6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6. D(3分,两首诗未调用触觉感官) (二)7. B(3分,“但”均为“只,只是”之意) 8.(1)我常常读书,自认为(读书)有很大的益处。(“以为”1分,句意1分,共2分);(2)(傅永)二十多岁时,有朋友给他写信,他却不能回复。(“书”“答”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9.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每处1分,共2分) 10. ①起初都有不足:吕蒙起初以“军中多务”推托不读书,傅永起初因不会写信被叔父责备;②都能知错就改,发愤学习:吕蒙在孙权劝说后开始学习,傅永在被责备后发愤读书;③学习后都取得显著成效:吕蒙学识大增,令鲁肃刮目相看,傅永“兼有才干”,被皇帝称赞“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每点1分,结合文本1分,共4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11. D(2分,材料四未提及“唐代诗歌场景还原”) 12.(1)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或汉字演变时间);(2)语义关联性、结构表达复杂性、语义扩展性(任答其一即可);(3)高效率(数据量少、训练时间短、准确率提升幅度大)(每空1分,共3分) 13. ①历史悠久、演变脉络清晰;②推动文明互鉴(或跨文化交流);③科技赋能(或传承与创新结合)(每空1分,共3分) (二)14. ①小学时,目睹家乡被轰炸,立志科学救国;②高中毕业后,选择造船系,放弃航空系;③参与核潜艇研制后,隐姓埋名30年,坚守科研岗位(每点1分,共3分) 15. 运用比喻修辞(1分),将黄旭华的人生比作“深海中的潜艇”(1分),生动形象写出他低调内敛(“无声”)、却为国家核潜艇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无穷的力量”)的特质,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1分),共3分 16. ①爱国奉献:隐姓埋名30年,舍小家为大家;②攻坚克难:用算盘、计算尺算出核潜艇数据,突破技术封锁;③勇于担当:年过花甲亲自参与深潜试验,给团队信心;④无私传承:捐出奖金设立基金,培养科研人才(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 17. 引用诗句既体现黄旭华深潜试验时的豪情与自信(1分),又凝练其为核潜艇事业献身的精神,增强文章感染力与文化底蕴(1分),共2分 (三)18. ①姥爷在安静的午后,从书柜捧出小人书,给“我”讲书中故事,一老一小温馨相伴;②“我”看到姥爷独自翻看小人书,与姥爷一起重拾小人书,感受其温暖(每点2分,共4分) 19. “小心翼翼”“捧”体现姥爷对小人书的珍视(1分),暗示小人书对姥爷的特殊意义(1分),为下文揭示小人书承载姥爷的回忆与梦想埋下伏笔(1分),共3分 20. 运用神态描写(“噙着笑意”)和动作描写(“坐”“看”“指”“讲”)(1分),生动刻画姥爷陪伴“我”读小人书的温馨场景(1分),体现姥爷对“我”的疼爱与对小人书的喜爱(1分),共3分 21. ①想象姥爷实现“摆小人书摊”的梦想,呼应前文妈妈的叙述,使情节更完整;②营造温暖、宁静的氛围,凸显姥爷对小人书的热爱与对孩子的关爱;③深化主题,表达对逝去时光与传统事物的怀念;④以画面结尾,余味悠长,引发读者共鸣(每点1分,共4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