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2488

13少年中国说(节选)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31891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年中国,节选,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梁启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作者简介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写于1900年,即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时期。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学习任务一 结合资料 了解背景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英国,加之清政府腐败无能,抵挡不住英国的侵略,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清政府被迫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 接下来清政府又陆续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门,放弃各项主权,割让了大片土地,赔偿白银更是不可计数。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探讨。 学习活动二 读文识字 梁启超写此文是在戊戌变法失败之时,当时的中国极度腐朽,保守落后,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没有一点生气。他写《少年中国说》,是想唤起国人的一点少年之气,一点活力与朝气,呼唤更多的青年人,接受先进的制度文化,去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 潜龙 腾渊 鳞爪 啸谷 震惶 鹰隼 发硎 矞矞皇皇 倾泻 鳞片 惶恐 轮胎 履行 美哉 试 shì 右边没有撇。 书写指导 疆 jiānɡ 左边不要丢掉“土”,右半部分的三个横长度不同,中间横最长,上横最短。 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 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少年中国说 一起理解题目 作者论述了创造“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 “说”是一种文体,表示议论。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篇幅一般不长。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 比如:《爱莲说》《师说》《马说》《捕蛇者说》。 学习任务二 熟读课文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这一段的表达特点。 学习任务三 学习第1自然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且较固定,意思逐层递进。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整体感知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三个自然段? 整体感知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