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3232

8.3《党费》课件(共1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1-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3890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王愿坚 作者简介 立志写尽革命长征故事 他深入革命根据地,几次重走长征路,访问当地群众和红军老战士、老赤卫队员;他采访了100多位第一次授衔的老将军和9位元帅,并在其中的几位元帅身边生活了一段时间;他每到一处,凡有革命历史博物馆,必去参观,并把他认为有用的资料仔细地记录下来;只要是有关红军题材的资料,他都要借来抄写成册,那时没有复印机,他都是在业余时间、工作间隙用钢笔抄写。 他就是被人称为“故事篓子”的王愿坚。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山东诸城人,中国电影编剧、作家。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妈妈》《灯光》等,1974年与陆柱国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其小说《支队政委》入选2022年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善于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的战斗生活,是他文学创作的一大特色。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转移,北上长征。国民党调遣重兵进攻“围剿”闽粤赣苏区。军事上,采用“驻剿”和分进合击的战术;政治上,实行移民并村,断绝群众与红军的联系,欲置红军于死地。党留下一支部队在闽粤赣边区领导群众坚持敌后斗争,一边寻找机会打击敌人,一边通过一条条看不见的“交通线”,和各地地下党组织保持着联系,领导着斗争。当各地组织因敌人“移民并村”被打乱后,党组织又马上派人下山把“并村”后的地下党组织联络起来,沟通各村党支部和中心县———游击队的联系。《党费》的故事便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小说背景 《党费》故事情节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第1段:由“我”缴党费引出回忆 第2-5段:交代斗争环境,引出主要事件。 第6-29段:“我”与黄新接头,黄新要缴党费 第30-55段:“我”再见黄新遭搜捕,黄新舍命搭救 第56-60段:“我”代黄新缴上“党费”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1:小说以“我”缴党费引出回忆,以“我”的见闻展开小说的情节,从“我”的角度叙述故事。“我”是连缀小说材料的线索。 观点2:“咸菜”在小说中起到了线索作用:开头写黄新整理腌好的咸菜,中间她托付“我”将咸菜带上山,最后“我”将咸菜交给魏政委。 第19段:倒像个三十开外的中年妇人了。头发往上拢着,挽了个髻子,只是头发嫌短了点;当年“剪了头发当红军”的痕迹还多少可以看得出来。脸不怎么丰满,可是两只眼睛却忽悠忽悠有神,看去是那么和善、安详又机警。 有红军的影子,成熟、和善、安详又机警 外貌描写 小说的主人公———黄新 20段:“一跟党断了联系,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真不是味儿啊。” 对党组织思念,联系上之后的高兴与激动 20段:“有我们在,有你们在,咱们想法儿把红旗再打起来!” 渴望战斗的迫切心情,坚强乐观、自信 24段:“是有困难哪,可咱是什么人!十八年上刚出头干的时候,几次反‘围剿’的时候,咱都坚持了,现在的任务也能完成!” 豪迈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语言描写 22段:她蓦地像想起什么似的,说:“你看,见了你我喜欢得什么都忘了,该弄点东西给你吃。”她揭开砂罐,拿出两个红薯丝子拌和菜叶做的窝窝,又拉出一个破坛子,在里面掏了半天,摸出一块咸萝卜,递到我脸前说:“自从并了村,离山远了,白鬼看得又严,什么东西也送不上去,你们可受了苦了;好的没有,凑合着吃点吧!” 自己已穷得揭不开锅,但仍倾其所有地招待同志,体现了她热情质朴的特点。无论何时,在她心里,首先想到的是党,是红军,充分表现出了黄新的无私与赤诚。 语言、动作描写 26段:打开党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