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学目标 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总结掌握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积累成语。 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概括人物形象。 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根源,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这要从一场饭局说起 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饭局 鸿门宴,刀光剑影:项羽错失良机,为霸王自刎于乌江埋下伏笔。 项 羽 项羽,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宿迁)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勇猛好武,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力能扛鼎) 项羽(24岁)跟随叔父项梁于会稽起义,反抗秦朝。复立楚王后,册封鲁公。项梁阵亡后,援救赵王赵歇。破釜沉舟,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赢得巨鹿之战,从此威震海内。率军攻破关中,举办鸿门宴,火烧秦王宫,杀死秦王嬴子婴。分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时年仅27岁。此后,与汉王刘邦争夺天下,史称“楚汉之争”。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关东。 刘 邦 刘邦,字季,出生农家,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48岁起兵造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出身农家,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后来释放刑徒,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 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后统领砀郡兵马 。率军进驻霸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 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 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 晋代名士阮籍,曾登广武山,观楚汉古战场,叹息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揭竿而起 怀王之约 欲王关中 鸿门赴宴 暴秦无道 共拥怀王 刘邦入关 项军压境 “天下苦秦久矣” 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 刘邦(48岁)在沛起义。 拥立“楚怀王”,结成反秦联盟,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 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项羽在巨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秦军主力(吸引火力)。 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关(乘间取利) 刘邦准备在关中称王。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项羽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听说刘邦欲关中称王,准备攻打刘邦 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刘邦第二天赴宴谢罪 背景介绍 大泽乡 沛县 会稽 咸阳 刘邦 项氏 陈胜吴广 砀郡 彭城 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是 司马迁 最有名的历史博主 字子长,夏阳人。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38岁的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司马迁:生比死更难,但活着更有意义 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用13年的时间,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史记》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圣 (前145--前90) 本纪 12 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 世家 30 记述王侯封国、开国功臣和有特殊地位、特殊影响的人物 列传 70 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涉及贵族、官僚、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哲学家等社会各个阶层 表 10 谱列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和简要政绩(大事年表) 书 8 分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