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6731

11.2 《与妻书》课件(共5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46352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2,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与妻书》 林觉民 最美的情话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与你一起躲过的屋檐。 ———方文山 遇见你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人。 ———钱钟书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来回答你,你准备要听了吗? ———林徽因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方文山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可是因为你,我希望有来生。 ———周恩来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品析作者将爱妻、爱国、爱民融为一体的深情,以及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清朝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无能,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重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905年,在我国南方,“中国同盟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春,奉孙中山之命在香港筹备广州起义的黄兴、赵声,写信给身在日本的革命党人林文,号召旅日革命志士回国举义,林觉民回福建组织响应起义。林觉民由此回福建家中,与老父、妻子等家人见了最后一面,却并未告知家人自己可能要牺牲的实情。后为集中力量组织广州起义,决定停止在福州起事的计划,林觉民便离开福建,受命赴广州、香港筹备起义。在起义前三天,忙碌一天回到住处的林觉民无法入睡,连夜给父亲和妻子写下了两封诀别书。其中这封给妻子陈意映的信,林觉民写在了贴身使用的一方手帕上,嘱托友人:“我死,幸为转达。”后起义失败,林觉民英勇就义,成为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而他的这封“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的情书也是遗书,被后人命名《与妻书》,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 写作背景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扰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时余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靰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余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春回国,后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作品有《原爱》《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论文和小说《莫那国之犯人》,翻译了《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