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8977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336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实验
  • cover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ax2+bx+c=0 B. x+y=1 C. x2-2x-3=0 D. 2.已知⊙O的半径为4,OA=5,则点A在(  ) A. ⊙O内 B. ⊙O上 C. ⊙O外 D. 无法确定 3.抛物线y=x2+2x+3与y轴的交点为(  ) A. (0,2) B. (2,0) C. (0,3) D. (3,0) 4.△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4,则△ABC与△DEF的周长比为( ) A. 1:2 B. 1:3 C. 1:4 D. 1:16 5.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 A. x2-4=0 B. 4x2+4x+1=0 C. x2+2x+4=0 D. x2-x-1=0 6.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三点一定可以作圆 B. 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C. 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D.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边距离相等 7.设A(-2,y1),B(1,y2),C(2,y3)是抛物线y=3(x+1)2+4m(m为常数)上的三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  ) A. y1<y2<y3 B. y2<y1<y3 C. y3<y1<y2 D. y3<y2<y1 8.如图,⊙O的半径为4,将劣弧沿弦AB翻折,恰好经过圆心O,点C为优弧AB上的一个动点,则△ABC面积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9.△ABC中,∠C=90°,内切圆与AB相切于点D,AD=2,BD=3,则△ABC的面积为(  ) A. 3 B. 6 C. 12 D. 无法确定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N,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1),(3,1),(3,0),点A为线段MN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C,过点A作AB⊥AC交y轴于点B,当点A从M运动到N时,点B随之运动,设点B的坐标为(0,b),则b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则的值是_____. 12.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则m=_____. 13.若圆锥的母线为10,底面半径为6,则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 14.如图,P为⊙O外一点,PA切⊙O于A,若PA=3,∠APO=45°,则⊙O的半径是_____. 1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2)x+3=0的一个根为1,则m=_____. 16.若函数y=mx2-4x+1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则m的范围是_____. 17.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顶点D(-1,2),与x轴的一个交点A在(-3,0)和(-2,0)之间(不含端点),如图所示,以下结论:①b2-4ac>0;②a+b+c<0;③c-a=2;④方程ax2+bx+c-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5,0),以原点O为圆心、3为半径作圆.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y轴正半轴运动,运动时间为t(s).连接AP,将△OAP沿AP翻折,得到△APQ.当t= 时,直线AP与⊙O相切;当t= 时,直线AQ与⊙O相切.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9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10分)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1)2-4=0; (2)x2+6x+3=0; (3)x2-4x-5=0; (4)(2x-1)2=2(2x-1). 20.(本小题10分)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2m+1=0有实数根. (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x1x2+x1+x2=15,求m的值. 21.(本小题10分) 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D,AD=BD. (1)求证:△ABC∽△BDC. (2)若∠C=90°,BC=2,求AB的长. 22.(本小题10分) 已知二次函数y=x2-2mx+m+2(m是常数)的图象是抛物线. (1)若图象经过点(2,3),求m的值和图象的顶点坐标; (2)若抛物线的顶点在x轴上,则m= _____; (3)若点B(2,a),C(5,b)在抛物线上,且a>b,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3.(本小题10分) 如图,以AB边为直径的⊙O经过点P,C是⊙O上一点,连结PC交AB于点E,且∠ACP=60°,PA=PD. (1)试判断PD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