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花之歌 4* 一朵朵娇艳美丽的鲜花,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跟随纪伯伦一起去感受花的美好、花的灵性,感受作者那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 纪伯伦(1883—1931) 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与印度的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其作品主要以“爱”和“美”为主题。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 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课文读一读 花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词语认一认 苍穹 孕育 冠冕 摇曳 旖旎 琼浆 鸣啭 婆娑 芬芳馥郁 硕大无朋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qióng yùn miǎn yè yǐ nǐ qióng zhuàn pó suō fù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花”的? 3 课文理一理 课文的题目是“花之歌”,全文却没有一个“花”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我”是花? 词句品一品 指花开放 指花凋谢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喻示来年花又开 花是大自然季节更替的代言人。 花的形象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将草丛中的小花比作星星 突出花的高洁夺目 比喻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拟人 排比 指春夏秋冬四季 花的生长过程———芬芳而短暂的一生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排比 花对人类无私的奉献 你还知道花的其他用途吗? 想象花的形象还有可能是什么,并以“我是……”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 我是造物主遗落在自然界的调色盘。 我是天空之境中点点繁星在土地上的倒影。 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从“我”每天做了什么,你想到了哪些画面?从中体会到“我”怎样的精神追求?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拟人 花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花的生活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星星 太阳 拟人 比喻 花是如何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的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花的追求 花在享受世界无私给予的同时,坚持追求光明和美好。 想象一下,花的生活还可能是怎样的? 思考:既然“我”指花,那么将“我”改为“花” 行不行?为什么? 作者其实是在借花表达自己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用“我”来描述更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而有趣。 一起来总结 从主要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可以把课文分成哪几部分? “我”做什么: 由花的动作想开去:欢迎光明、送别光明、摇曳、呼吸、微睡、醒来…… 5~7自然段 “我”是什么: 由花是什么想开去: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 1~4自然段 练一练 一 梳理小走廊 纪伯伦 第一人称 《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 写的一首散文诗。诗人以花自喻,运用 ,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 、与万物 的鲜明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向往光明 和谐相处 二 超级表达室 1.发挥自己的想象,仿写句子。 例: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春天,我同小草一起将太阳拥抱;夏天,我和大树一道为火热作证。 2.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含“花”的诗句? 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