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观沧海 曹 操 学习目标 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品味赏析诗句,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难点) 体会诗人的博大胸怀,激发为理想而奋斗的豪情壮志。(重点) 说作者 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bò);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汉乐府诗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是曹操的名篇。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原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指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文体知识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观沧海 曹 操 初读诗歌,感受豪情 1-4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海面浩渺,水波荡漾,山岛高高地耸立着。 5-8 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各种草木长势丰茂繁密。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波澜壮阔的海水不断涌起。 9-14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地运行,好像是从大海里升起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好像也是从这大海里产生出来的。幸运得很,好极了。就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品读诗歌,理解诗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纵观全诗,哪个字统领全诗,是本诗的线索? 统领全诗 对象 地点 这首诗歌中,曹操登山望海,眼中所见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呢?诗人想像的沧海又是什么样子?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 写景 诗句 特点 眼见之景 想象之景 品读诗歌,理解诗意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波澜壮阔 欣欣向荣 吞吐日月 博大包容 实景 虚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地点 登高所见 奇特想象 合乐而加 宏伟景象 壮美感受 知人论世,体会雄心 曹操通过沧海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志向? 方法小贴士 从关键词句中找 从背景资料中找 从作者同时期其他作品中找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从关键词句中找 波澜壮阔 博大包容 知人论世,体会雄心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 《龟虽寿》《短歌行》等。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 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 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从背景资料中找 知人论世,体会雄心 从作者同时期其他作品中找 知人论世,体会雄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节选自《龟虽寿》 大意: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边,它的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的雄心不会止息。 知人论世,体会雄心 曹操拿自己与大海相比,旨在抒发想要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