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12725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二单元第7课《往事依依》导学案(2课时) 表格式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297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教版,2课时,导学案,往事依依,7课,七年级
  • cover
盐阜中学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月 日 课题 往事依依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1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2、学习文中的优美字句,语段。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 反复诵读,提高审美情趣。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1、读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从现在开始多读书、读好书仍然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提升个人修养,成为一位像于漪老师那样酷爱文学的人。 2、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勤积累的习惯。 知识构建 积累关运用常用词语。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于漪 ,1929年生,现年76岁,江苏镇江人。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现任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理事长。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作为中国特级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当代汉语文教育界具有鲜明学术个性和广泛影响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关于语文在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她这样作比方:基础教育是“树”,语文是“根”。她寄语语文教学:“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青春年少的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激情点击,心领神会,共同欣赏这无边春色。”于漪主要著作有: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教育文丛 》、《于漪文集》、《追求综合效应》、《语文教学谈艺录》、《教你写作文-中学生作文指引》、《学海探珠》、《作文讲评五十例》、《语文园地拾穗集》、《语文教苑耕耘录》、《于漪文体教学教案选》、《于漪教案选》、《明清的故事》、《春秋战国的故事》等是10余种。她一心着力于学生的发展,把语言教育和思维锻炼、情感熏陶、人格培育化为一体,实践和理论两手都硬朗,一步一步,趟出了一条承前启后、沟通中外的宏富之路,站在了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她的语文教育观概括为五句话: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蓝图,培养学生语文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开拓视野,课外延伸。这五句话表述的是以目标、习惯、感情、能力、视野为基本发展要素的立体的教书育人的思想体系。 知识预习 字音。涟漪(liányī)徜徉(chángyáng)水浒(hǔ) 浩淼(miǎo) 雕镂(lòu) 镌(juān)刻 谆谆(zhūn) 雨晦(huì) 婵娟(chán) 歌咏(yǒng) 绚丽(xuàn) 素娥(é)风骚(sāo) 水泊(bō) 停泊(pó) 感慨(kǎi)二.解释词语及加点字。1、依依:形容留恋,不忍分离。题目中是“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意思。2、年华:时光,年岁。华,指时光。 3、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4、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清楚楚的呈现现在眼前。5、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6、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7、百看不厌:怎么看也不厌烦。8、烟波浩淼:形容水面辽阔。淼:形容水大。 9、走投无路:形容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10、逃窜:逃跑流窜。11、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12、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13、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14、非凡:出色的或突出的。15、风物: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16、沉醉:(1)大醉(2)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17、绚丽:灿烂美丽。18、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19、眼花缭乱:眼睛看到纷繁复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20、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21、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22、雕镂:雕刻。 23、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24、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25、依稀:模模糊糊。 26、寂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