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次调研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 A项,“齐”为形容词用作动词,译为:向……看齐。B项,“风”为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吹风。D项,“正”为形容词用作动词,译为:匡正。 2.B [解析] A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B项,则:都是连词,表承接,就。C项,夫:代词,那;发语词,不译。D项,于:介词,在……方面,对于;介词,被。 3.A [解析] A项错误,“止,吾止也”的“止”意思是停止。B项正确,“王之所大欲”的“欲”指欲望,所+大+欲,此处的欲是动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C项正确,“奚暇治礼义哉”的“治”指讲求。D项正确,“致”的意思均为获得。 4.A [解析] A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B项,定语后置句,“之”做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千里之马”。C项,定语后置句,“之”做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居高之庙堂则忧其民”。D项,定语后置句,“之”做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5.C [解析] A项,有误。“运”,运转,转动。B项,有误。“乍”,突然。C项,正确。D项,有误。“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6.C [解析] A项,“内”同“纳”。B项,“振”同“震”。D项,“然”同“燃”。 7.C [解析] C项,“两句中的‘要’含义相同”错。第一句中“要”是求取、博取的意思。第二句中“要”同“邀”,邀请。两句中的“要”含义不同。 8.B [解析] 伐:夸耀。 9.B [解析] B项,“掊”的意思是击破。 10.D [解析] A项正确,二者均指擅长。B项正确,药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C项正确,动词,给/介词,和。D项错,封赏/使……成为边境。 二翻译 11(1)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是君子。 (2)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要先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 (3)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4)(“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做这些事情。 三名句 12(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3)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6)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四《复活》 13、B [解析] “聂赫留朵夫与‘魔鬼’的较量等外在冲突中展开情节”错误。与“魔鬼”的较量是人物心理世界的矛盾纠结,属于内在冲突。 14、见到狱中的玛丝洛娃时认识到自己的可耻(是良心和道德的复活),看到玛丝洛娃的堕落感到愧疚和痛苦(是思想和灵魂的复活),最终决定要拯救玛丝洛娃(是人性和精神的复活)。 五阅读 15.A———管黔敖以及曹公子,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错。由原文墨子的话“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可知,曹公子并没有继承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 16.C———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错。小说突出了墨子的仗义性格和反对一切侵略战争,主张加强实力、奋起自卫的思想,凸显了墨子勇敢、机智的性格和忘我的精神。插入现实生活的描写,不破坏作品的艺术效果,反而能增强作品幽默、调侃的情趣,语言轻松诙谐并不影响主题的严肃性。 17.①埋头苦干、不做空谈的实干家形象;②止战非攻、扶危救急的侠义形象;③心系天下、为民请命的英雄形象。 18.①从人物塑造上,使墨子不计名利、为民请命的形象特征更加鲜明。②从主题表现上,深化了小说主旨,反映了深刻的生活实质。墨子为宋国争取和平,理应受到宋国的盛情接待,但迎接他的却是无理的检查,突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