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1138

山西省太原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3465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西省,监测,答案,PDF,试题,语文
    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卷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芳范围。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抬头望天,谁能想象头顶宁静的太空,或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场”?据欧洲航天局数据, 截至2025年7月23日,地球轨道上所有航天物体的总质量已超过14500吨。据统计模型估 算,在轨物体中大于10厘米的空间物体有54000个,1厘米至10厘米的空间碎片物体约有 120万个,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的空间碎片物体约有1.4亿个。 空间碎片主要源于人类自身的航天活动,包括废弃卫星和火箭残骸,卫星自爆、解体或者高 速碰撞导致的碎片,反卫星试验和火箭发射残渣等。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深空探测实验 室(天都实验室)高级专家龚自正表示:“空间碎片的数量正逐年递增,已对航天器在轨安全运行 构成严重威胁。” 空间碎片最直接的危害来自高速碰撞。龚自正表示,在近地轨道上,空间碎片与航天器的 平均撞击速度为0公里/秒,这么高的撞击速度,现有航天材料难以“扛得住”。一个厘米级的 碎片看似不起眼,却足以摧毁整颗卫星;甚至毫米级的碎片,也能让卫星彻底瘫痪。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表示,即使撞击没能使航天器破碎,但产生的层裂、绝 缘击穿、泄露和变形也会降低航天器的性能或导致航天器部分甚至整体失效。即便航天器本体 充分考虑了对空间碎片的防护,但也无法为暴露在外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讯天线等装置筑起“铁 壁铜墙”。 比起单次撞击的火花,更大的危险还来自于碰撞产生的大量新碎片。这些新的碎片,可能 会形成更多新的撞击,如多米诺骨牌般引发连锁反应。1978年,美国科学家唐纳德·J·凯斯 勒提出过一种理论假设,当近地轨道上的物体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碰撞产生的碎片将引发 连锁碰撞,新碎片继续碰撞其他物体,最终导致轨道上布满碎片。 学术界的共识是,一旦“凯斯勒灾难”发生,轨道将如“垃圾场”般瘫痪,人类数百年内将无法 探索太空或利用卫星,“星辰大海”的梦想也将被锁死。“‘凯斯勒灾难’发生的可能性正在不断 增高。”龚自正表示,从2021年开始,人类进入空间轨位和频率资源争夺加剧的时代,航天活动 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如今,太空卫星技术已深度嵌入全球公众日常生活,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支柱。以全 【高三10月质量检测卷·语文第1页(共8页)】 26-X-028C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卷·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空间碎片的高速碰撞是最大的危害”错,原文提到“空间碎片最直接的危害来自高速碰撞”,但并未说这是 “最大的危害”,后文还提到碰撞产生大量新碎片的连锁反应是更大的危险;“空间碎片与航天器的平均撞击 速度高达10公里/秒”错,缺少限制条件,原文有“在近地轨道上”的条件。) 2.C(A项,“根本原因是反卫星试验和火箭发射残渣的持续增加”错,原文提到空间碎片来源多样,并未指出“根 本原因”。B项,“必然导致整体失效”错,原文说的是“或导致航天器部分甚至整体失效”。D项,“彻底解决” 错,技术只是治理的一个方面,还需国际合作等因素。) 3.C(“强调了人类对太空资源的过度挖掘”错,文章指出空间碎片主要源于人类自身的航天活动,但并未强调 “人类对太空资源的过度挖掘”。原文重点在于航天活动产生的垃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