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133023
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212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第四
,
单元
,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
教学设计
,
2025-2026
,
学年
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设计 以“辨信息真伪,善语文表达”为核心,立足“语文服务生活”理念,通过“场景体验—方法提炼—实践运用”的递进教学,引导学生在信息爆炸时代,掌握信息筛选、整合与创新表达的能力。避免单向讲授,让学生在真实信息场景中提升语文素养,适应信息时代的沟通需求。 二、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信息时代的多元表达形式(如新媒体文案、思维导图、短视频脚本),掌握“精准筛选信息”“清晰整合观点”“创新传递内容”的语言技巧,提升信息时代的语文表达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辨析信息真伪(如虚假新闻、误导性广告),培养批判性思维;整合碎片化信息(如多源新闻、观点评论),提升逻辑梳理与辩证分析能力,形成理性信息观。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信息时代多元表达的审美差异(如文字的深度、短视频的直观、图表的清晰),赏析“简洁、精准、生动”的信息表达之美,尝试创作符合时代审美的语文作品。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信息时代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如数字化古籍、文化类短视频),学会用现代信息手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以信息之力传文化之美”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信息筛选(辨别真伪、提取关键)与整合(分类归纳、逻辑梳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形式(文案、图表、短视频脚本)进行信息表达。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信息观”,避免被虚假、片面信息误导;指导学生平衡“信息效率”与“表达深度”,避免信息表达流于浅层化。 四、教学方法及准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创设信息场景)、案例分析法(结合真实信息案例)、小组合作探究法(深化实践运用)、多媒体辅助法(呈现多元信息形式)。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包含虚假新闻案例、优秀新媒体文案、信息图表模板;印发“信息筛选任务单”“表达创作手册”;准备信息整合工具(思维导图软件、图表制作模板)。 五、教学过程(共3课时,以“辨信息—整信息—传信息”为主线) (一)情景导入:信息场景,激活思考 情境创设: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信息场景———朋友圈转发的“某食品致癌”文章(无权威来源);②短视频平台的“传统文化科普”视频(生动有趣但信息简略);③学习群里的“高考复习资料”(内容杂乱,部分过时)。 互动提问: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大量信息,可这些信息哪些是真的?哪些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如何把有用的信息清晰地分享给他人?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走进‘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学会与信息‘好好相处’。” 单元概览:简要介绍单元目标———通过学习信息筛选、整合与表达,提升信息时代的语文能力,既能理性辨别信息,又能创新传递信息,让语文成为信息时代的“实用工具”与“审美载体”。 (二)初读感知:信息筛选,辨别真伪 1.案例分析,学习信息辨别方法 辨别信息真伪: 呈现案例:某平台发布“吃香蕉能预防新冠”的文章,配图为“香蕉与新冠病毒对比图”,无权威机构(如卫健委、疾控中心)署名,评论区大量网友质疑。 师生共同提炼辨别方法:①看来源(是否为权威平台、专业机构);②查证据(是否有数据、研究报告支撑);③辨逻辑(是否存在“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漏洞)。 提取关键信息: 呈现案例:某新闻报道(节选)“2025年全国青少年阅读调查显示,我国14-17岁青少年年均阅读纸质书8.3本,电子书12.5本;超60%青少年选择在周末阅读,阅读目的中‘兴趣爱好’占比72%,‘学业需求’占比28%”。 指导提取技巧:①抓核心数据(8.3本、12.5本、60%、72%);②分维度归纳(阅读数量、阅读时间、阅读目的);③用简洁语言概括(2025年全国青少年年均阅读20.8本,周末阅读为主,兴趣是主要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一单元 知识点清单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0-19)
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0-19)
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0-20)
2026届高考语文作文中“审题立意”推理技巧解读与训练(含答案)(2025-10-19)
第二单元复习重点梳理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0-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