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1对数函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对数函数的实际背景,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体会对数增长的特点和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2.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些函数是否是对数函数; 3.了解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交流能力,渗透类比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重难点 重点: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明确对数函数的定义域. 难点: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回顾: 1.对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0且a≠1),则数x叫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其中a叫底数,N叫真数. 2.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且a≠1)叫做指数函数. 其中指数x是自变量,定义域是R. 特征:①a>0,且a≠1; ②的系数为1; ③自变量x的系数为1. (二)探究新知 任务1:对数函数的概念 思考:在4.2.1的问题2中,我们已经研究了死亡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y随死亡时间x的变化而衰减的规律.反过来,已知死亡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如何得知它死亡了多长时间呢?进一步地,死亡时间x是碳14的含量y的函数吗? 问题1 已知死亡生物体内碳14含量,能否确定它的死亡时间? 思考 已测得碳14含量为,则死亡时间为多少 思考 已测得碳14含量为,则死亡时间为多少 思考 每一个碳14含量都能推出应的死亡时间吗?是否唯一? 思考 死亡时间是碳14含量的函数吗 如果是,请用函数的语言准确表达 探究 根据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由一般的指数函数得,是的函数吗 如果是,请说明理由. 思考1你能指出它的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分别是什么? 思考2函数中底数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概念:一般地,函数且叫做对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是,定义域为. 任务2:对数函数的特征 总结:对数函数的特征 特征:①a>0,且a≠1; ②的系数为1; ③真数为自变量x,且x>0. (三)应用举例 例1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对数函数? (1)(a>0,且a≠1);(2); (3); (4). 例2 已知函数f(x)为对数函数,且点A(8, 3)和点B(n,2)在函数f(x)的图象上,则n=_____. 总结:判断一个函数是对数函数的方法 ①a>0,且a≠1; ②的系数为1; ③真数为自变量x,且x>0. 三个条件同时成立时为对数函数. 例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函数表达式中,是对数函数的有( ) A. B. C. D. 2.已知集合,集合,下列表达式能建立从集合到集合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3.某数学小组以函数为基本素材,研究该函数的相关性质,取得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函数的定义域为; 函数是偶函数; 对于任意的,都有; 对于函数定义域中任意的两个不同实数,,总满足. 其中所有正确研究结果的序号是 . 4.已知. 求函数的定义域;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加以说明; 求的值. 5.已知函数. 求的定义域; 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 (五)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说说你的体会? 课后反思 对数函数,这一在数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函数类型,其概念教学可真是个不简单的事儿!回想我在教授对数函数概念时的种种经历, 那可真是有不少值得说道说道的地方。 刚开始接触对数函数概念的时候,我心里就犯嘀咕,该怎么给学生讲清楚呢?它不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那样直观易懂。 一次函数,就像我们开车,速度固定,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二次函数呢,好比抛个球,轨迹清晰可见。可对数函数,那抽象的样 子,就像一团迷雾,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当时就琢磨,得找个好办法把这团迷雾给驱散了。于是,我从生 活中的例子入手。比如说,细胞分裂。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变成两 个,经过两次分裂变成四个,那经过多少次分裂能变成 1024 个呢?这 时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