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8647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期中复习课件)高一语文上学期统编版(共32张PPT)

日期:2025-11-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06696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专题,语文,32张,统编,学期,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专题 03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 考点大串讲 统编版 目录 01 考情透视 02 知识梳理 03 典例引领 04 考场练兵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第一部分 考点解读 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课标要求 考查题型 内容要点 命题趋势 分析类 情节梳理与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形象分析(性格、心理、典型意义);环境描写作用(自然/社会环境对情节、人物的影响)。 1. 注重审美与思辨:强调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考查对人性、社会现象的深度思考。 2. 情境化与现实关联:选取具有时代特征的文本,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分析。 3. 跨文本比较:结合不同主题或体裁的文本,考查综合分析与迁移能力。 鉴赏类 艺术手法(对比、象征、讽刺、伏笔等);语言特色(句式、修辞、语体风格);情感表达技巧。 探究类 主题意蕴挖掘(表层与深层含义);创作意图探讨(作者的情感态度与社会批判);个性化解读与现实启示。 知识梳理·方法技巧 第二部分 知识梳理 考点01客观题 (一)人物形象分析错误 1.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不准 【2020新高考Ⅱ卷】父亲下棋多在街头,这表现出一个民间高手始终得不到正式认可的郁郁不得志。 从文中来看,父亲态度谦和,与人下棋从来只下三盘,不“挂”东西,最后一盘还总是故意输给他人,体现出一种棋艺高超又淡泊名利的君子风度,并没有“始终得不到正式认可的郁郁不得志”之情。 2.人物心理概括不准 【2022新高考Ⅰ卷】“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由文章第九至十二段内容可知,伍子胥上船之初仍想着“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但是渔夫平和的摇橹姿态使他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因此“唯恐把这江水渡完”表现出伍子胥已经被渔夫感染打动,表现了他希望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光,并未体现出“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知识梳理 考点01客观题 (二)主题分析错误 【2021新高考Ⅰ卷】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错在“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小说的主题只有一个,即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从百姓日常生活的侧面,展现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对日寇的同仇敌忾、对国泰民安生活的渴望。 故事套故事的手法,并没有使这篇小说体现出主题的多元性。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呼吁中国民众组织起来,结成团结抗日的“石门阵”,保家卫国,抵抗侵略。 【2022新高考Ⅰ卷】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分析错误,“季札的退耕田园”体现了他对高洁品质的坚守,从原文中的“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可以看出,渔夫泛舟江上只是想帮人渡河,两者都不能表达出隐逸的主题,且本文主题并不是隐逸。 知识梳理 考点01客观题 (三)事实陈述混乱 【2021新高考Ⅰ卷】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选项中“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错误,应为“敌人的入侵”让王木匠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 (四)语言理解不当 【2021全国乙卷】小说语言比较独特,用语考究,古朴典雅,对话不用日常口语,有种舞台味道,与人物的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