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0608

重庆市五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61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重庆市,月月,答案,试题,语文,五校
    1.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人的功能都受潜意识控制”错误。原文是说人的某些功能(如心跳、呼吸、消化)受潜意识控制,而非人的全部行为或动作。 B.“潜意识负责社会系统,意识负责生理系统”错误,潜意识负责生理系统,意识负责社会系统。 D.绝对化。“学霸”和普通同学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勤奋的程度上,还体现在努力的模式上:“学霸”更愿意主动去做高耗能的事———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2.C “这个过程不可避免”中的“这个过程”指对抗“节能”的本能,主动去做学习这类反本能、高耗能事情的过程。 3.B 文中“消除模糊,制造清晰”的核心是直面核心困难,通过梳理、分析,精准锁定并攻克模糊点。B选项中,把学习知识和任务列成计划表,明确时间安排,侧重于学习任务和时间管理,未直接针对模糊知识点梳理明确,不符合要求。 ①高耗能的事 ②理智脑 ③边界和努力的方向 ④模糊点 5①作比较。用“11,000,000次/秒”“40次/秒”进行数字对比,直观呈现出不同意识的差异,让专业结论易感知。 ②将机器人与人进行比较,用大众比较熟悉的事物与人脑的生理功能进行区分,降低理解门槛。 ③打比方,运用“双刃剑”等比喻,将抽象原理具象化,让专业知识易于理解。 ④举例子,列举“学霸”整理错题本、使用草稿纸等日常案例,贴近大众经验,增强代入感。 6.B“反映普通民众的冷漠无情和作者对他们的辛辣讽刺”错,老妇语言反映了普通百姓对残酷战争的恐惧心理。 7.D(“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物命运的无常” 错, 环境描写暗示了主人公萧涧秋的心境变化。) 8.①萧涧秋表面上看起来孤冷、忧郁:萧涧秋的人生经历使他不热衷于交游,几乎没有朋友,旅途中并不攀谈,可见其孤冷;常常在快乐时想到不幸的事情,可见其忧郁。这些使他看起来很有些悲观的气息。(3分) ②实际上萧涧秋仁爱、有同理心:他爱孩子,对新生活充满希望;在听闻他人遭遇不幸的时候,他会产生难以排遣的牵挂,对社会现实有回应,可见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孤冷,内心是温暖善良的。(3分) 9.(1)本文的主体故事是萧涧秋受邀来到浙江芙蓉镇任教。通过萧涧秋回忆的方式,引出老妇人的讲述,叙述了李先生在战争中牺牲和遇难前两三年中的一些事情以及家属讨要抚恤金而不得的遭遇。再通过老妇人回忆的方式,追述了李先生。(3分) (2)这种结构避免了小说叙事单一(平铺直叙),使情节自然转承而富于变化,增加了叙述视角,内容真实而丰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深化主题。(3分) 10.DEG 11.B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中的“疾”作“痛心”讲。痛心:核心是“悲伤、惋惜”,多指向因他人遭遇不幸、事情失败或违背期待而产生的难过情绪。痛恨:核心是“厌恶、憎恨”,多指向对某人的恶行、某件坏事的强烈反感。 12.C项张冠李戴。解析:“世宗性暴急,莫敢救者,忌已死,乃始追悔。元宗闻之流涕,赠太傅,追封鲁国公,谥文忠,厚恤其家,擢其子为祠部郎中,赐名鲁嗣。”表明是南唐元宗对孙忌家人厚加抚恤,并非周世宗。 13.(1)唐庄宗建立国号(后唐)时,任命豆卢革为宰相,豆卢革一向赏识孙忌,便征召他为判官。(建号:建立国号;雅:平素、向来,知:了解,辟:征召、辟除。每处各1分) (2)孙忌之死,可谓忠矣。然其所以死者,非徒以忠也。 孙忌的死,可以称得上是尽忠了。但他之所以赴死,不是仅仅因为忠诚。(可谓:可以称得上;所以:……的原因;非:不是;徒:仅仅。) 14.①洒脱不羁:年轻时行为豪放,不被世俗规矩束缚。 ②忠诚爱国:不愿辜负先帝,出使后周明知危险仍前往;面对周世宗,坚守南唐大臣的立场,最终从容赴死。 ③有才华:虽口吃,但言辞锋利,文辞受烈祖喜爱,能参与重要谋划,拟定教令。(每小点各1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