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0787

河北省承德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379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承德市,五校,2025-2026,年高,三上
  • cover
河北省承德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好的音乐对于调节心情、增加气氛、提高素养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动物、植物又与音乐有什么关系呢?音乐在动物、植物的身上同样是有奇特效果的。 美国一名著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次有趣的试验,在动物园里演奏提琴,同时观察各种动物的反应。结果发现:蟒蛇昂首静听,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左右摇动;蝎子起舞,并伴随音调的抑扬变化其兴奋程度。此外,熊直立静听,狼恐惧哞叫,大象喘着气,似乎在表示愤怒,猴子不断点着头做出各种姿态。这说明音乐的感染力是既普遍又极其原始的,以至动物虽不具备人对音乐的那种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准,但仍能欣赏音乐,并受其感染。因此,不少专家认为,音乐确实能影响动物的生理及行为变化。 在动物中,音乐造诣最深的当首推鸟类。这不仅在于鸟的声音响亮,还在于它们唱的曲调风格多样,富有韵味。有人专门研究过鸟儿的鸣叫,在这些声音中除了表示警告、求偶等意思外,还夹杂着许多重复的不可思议的优美歌声。野云雀能发出许多音符,这些音符可编成三至六音符一组的乐句,从而作出50种歌曲。对于动物的音乐感,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动物追求生活美的本能。 音乐既然能影响动物的心理及行为变化,对牛弹琴也就并非全然无用。“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此段文言文出自汉代牟融(理惑论》,说的是音乐家公明仪对着一头正吃草的牛弹了一首高雅的琴曲,牛毫不理会,只顾自己吃草,但改变曲声后牛就有所反应。作者认为,牛并非没有听到琴曲,而是因为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国内外就有人发现让奶牛在进食和挤奶时听音乐,可以加大奶牛的食量和产奶量。2007年,媒体在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布村奶牛养殖场内拍摄的照片中,有一位少女在牛棚里对着奶牛弹琴。据养殖场主介绍,给奶牛每天听2小时舒缓的音乐,每头奶牛可多产奶1公斤多,这就是音乐的作用。挤奶时放音乐,消除奶牛挤奶时的紧张情绪,可促进奶液分泌,增加产奶量;喂饱后放音乐,可促进奶牛的吸收消化,增加食草量。同样,“对鸡奏乐”也能增加母鸡的下蛋次数,获得更多的收益。 然而,如果长时间地播放音乐,则会形成让动物们格外反感的噪声污染,极大地影响动物们的日常生活,进而造成养殖经济效益的降低。 一般人们总认为“草木无知”,以为植物既无大脑,又无神经、视觉和听觉,不管是多么美妙动听的音乐,还是紧张恐怖的音响,都不会对它产生作用。但事实上,许多植物都是“音乐爱好者”,音乐对它们可以起到神奇的功效。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其实草木也不是冷若冰霜、毫无感情的。外国专家学者也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据报道:法国声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把耳机套在他所种植的番茄上,每天播放3小时优美动听的音乐,番茄竟长到2千克重。英国人用音乐刺激法培育蔬菜也取得可喜的成果:居然种植出13千克重的甜菜和25千克重的卷心菜。印度有人专门给黑藻举行过“音乐会”,每天早上定时演奏,甲组黑藻听的是宁静优美的《小夜曲》,乙组黑藻听的是烦躁刺耳的噪声。谁知它们真的有情,听乐曲的长得朝气蓬勃,听噪声的变得萎靡不振。这些试验说明,植物存在着“初级的神经系统”,对音乐反应敏感,不同频率的音调与音乐,能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并能将音乐变成“肥料”促进植物生长,这些植物为什么会感受音乐,并且闻声起舞呢?科学家发现,植物细胞像动物细胞一样,也会产生电流。植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