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3446

13.2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课件(共34张PPT含2个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1-1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267783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思维,13.2,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延迟退休政策: 是基于对我国人均寿命及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超前预判而制定的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知识框架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综合探究结合社会实践勇于开拓创新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 超前思维的方法 2 13.2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超前思维的意义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超前思维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2.超前思维运用推理和想象。 3.超前思维注重调查研究。 4.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 教学重点:把握超前思维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会超前思维在哲学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意义。 了解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意义。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超前思维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义重大。 科学精神:把握超前思维的要义,体会其在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方面的意义,掌握超前思维的基本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公共参与:立足现实,把握超前思维的方法,体会其在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方面的意义,用超前思维指导我们的生活,规划美好的未来。 【高考真题】 高考动向 1.从命题内容上看,超前思维的含义、特征、方法、意义是考查的重点; 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所考查; 3.命题常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从单元角度重点考查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024年 山东高考 超前思维(主观题) 2024年 广西高考、湖南高考 创新思维(主观题) 2023年 天津高考 超前思维(主观题) 2023年 山东高考 超前思维(主观题) 2023年 河北、重庆、广东、新课标、浙江1月高考 创新思维(主观题) 要求:浏览课本P113—116,找出下列问题并作出标识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1.超前思维的方法 二、超前思维的意义 1.哲学层面意义(思维领域) 2.现实领域的意义 学习导航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 这是对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分析。具体而言,“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这些矛盾决定了这场战争要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经过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毛泽东为什么说“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他得出这个结论采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1938年7月,毛泽东为 《解放》周刊题词 探究与分享 P116 毛泽东对中日战争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的分析,既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矛盾的总体分析,又有“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等具体分析,由此,他预测了战争要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并指出针对不同的具体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基于矛盾分析,毛泽东认为,经过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毛泽东的超前思维是用了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超前思维的方法 01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一)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P116末段 2.客观基础: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1.含义: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 3.必要性: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