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5457

【高效课堂】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课件+教案 -统编九上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36714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如何,统编,教案,课件,读诗,高效
    课题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主备教师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艾青诗选》是部编本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名著导读的必读书目,是一本新诗选集类作品,是传承革命文化的读物,是用新诗书写的中华民族在最困难时期的一部史诗,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名著导读课主要任务是激发阅读兴趣和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和创作历程,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以读促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通过圈点勾画关键语句、评论、鉴赏等方式把握艾青诗歌在意象运用、情感表达、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独特性。(重点) 3.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并以情感内涵为标准将诗歌归类,进行多文本阅读,理解艾青诗歌主要意象的含义和运用,感受诗人的赤子深情。(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我们学过了《我爱这土地》,谁能说一说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呢?(预设:在这首抒情诗中,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以象征的手法,通过鸟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他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艾青诗选》一共收录艾青60余首诗歌,除了《我爱这土地》外,其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呢?我们一起走进《艾青诗选》来看一看吧。 活动一:知人论世,夯实基础 1.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在诗歌理论上,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教学参考: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全面抗战开始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因此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向太阳》《旷野》《火把》《北方》《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起了明显变化: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