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抖、振”等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教学难点】: 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单元回顾,导入新课。 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这节课我们继续在“金秋时节”这个单元寻找秋天的足迹, 播放视频。 请同学们带上耳朵,跟随诗人毕国瑛,我们一起去(引读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任务一:读秋诗,寻找秋声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下方的学习提示。指名读。 2.学习提示告诉我们这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3.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完以后思考在诗中,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二、集中识字,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课文都读完了,里面的这些词语大家都会读了吗? ①出示词语,先自己读一读 ②小老师领读 ③谁能运用我们这一单元学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④生交流。 歌韵:歌曲的韵味(组词串联) 歌吟:歌唱、吟唱(组词串联) 辽阔:宽广,不狭小(找近义词) 叮咛:再三叮嘱。(联系生活经验) 掠过:擦过、闪过。(联系上下文:“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三、寻找秋声 1.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黄叶“唰唰” 蟋蟀“ ” 大雁的叮咛 秋风的歌吟 2.说说你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 ———我喜欢“唰唰”的落叶声,因为它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我喜欢秋风的歌吟,因为那是丰收的歌声,让人觉得很快乐、很幸福。 3.一起美美的读好这些描写秋的声音的诗句。 任务二:品秋诗,感悟秋声 1.这首诗中秋的声音主要集中前三节,我们会发现这三节诗里藏着一些小故事,这三个小故事当中藏着一对对好朋友,好朋友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例如大树和黄叶,你还能发现其他的好朋友吗? 2.接下来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小节,一边读一边自由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的想象跟小组成员交流分享。 出示第一小节: ①谁喜欢第一小节?喜欢的站起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②现在我就是大树妈妈,黄叶啊黄叶,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快把你的心里话告诉我吧! 生交流 评语: (1)带着这份不舍,带着这份期待,把你的这份感情融入到朗读中吧! (2)盼望明年我们再相聚,带着这份期待,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齐读第一小节: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黄叶和大树之间的深情吧! 出示第2小节。 在黄叶和大树告别的同时,蟋蟀振动着翅膀,它在干什么?谁来读读? 蟋蟀蟋蟀,你告别阳台时在说什么? 齐读第2小节:我们一起和蟋蟀唱出最动听的歌韵吧! 学习第3小节。 秋天除了有黄叶道别的话音和蟋蟀分别的歌韵,还有大雁的声音呢!谁来读一读?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雁会叮咛白云什么呢? 秋风掠过丰收的田野,它在唱什么呢? 感受下温馨的画面,齐读第三小节。 黄的落叶,可爱的蟋蟀,南飞的大雁,丰收的田野给我们送来了秋日里最美的话音,让我们在它们的陪伴下,再次走入秋天。(拿起书,齐读1—3小节) 学习诗歌的4—6小节 1.出示第4小节:同学们的朗读让我听到了秋天美妙的声音。听,它向我们发出了召唤。来吧,让我们———(引读第4小节) 2.感受“辽阔”:你见过“辽阔”的什么?(指导读好“辽阔”)那辽阔透明的音乐厅指的是什么呢?(指导读好第4小节) 3.想象秋在哪:读到这,我们不禁要问,秋的声音在哪儿呢?(指导读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