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7742

1.2 小小工程师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3890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小,工程师,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小工程师 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工程师会通过设计、制作物品来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需求;了解不同类型的工程师从事的工作不同,且对应工作会服务于不同的生活、生产领域;知晓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如电脑、洗衣机等)都是工程师设计制作出来的,这些物品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紧密相关。 2.科学思维: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推理出该物品所满足的人们的需求,建立“物品功能—人类需求”的关联;能对比洗衣机普及前后人们洗衣方式的差异,分析出技术(物品)进步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形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 3.探究实践:能参与“制作铅笔帽”的实践活动,尝试选择合适的材料、运用简单的工具完成制作,在实践中感知材料的特性与物品制作的关联;能主动询问长辈洗衣机普及前的洗衣方式,完成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出类似“小小工程师制作物品”的生活实践案例,以及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和对应物品。 4.态度责任:在制作铅笔帽等实践活动中,养成认真、谨慎的操作习惯(如安全使用剪刀);树立对工程师职业、工程制作相关工作的尊重与好奇,愿意主动关注生活中的工程制品与工程师工作;培养主动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科学知识的意识,以及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制作、发现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工程师职业(建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及其工作内容;理解“人们的需求推动工程师设计制造物品”的核心逻辑。 2.教学难点:将“需求”与“设计”结合,尝试用简单材料制作满足特定需求的小作品;初步建立“发现问题→思考方案→动手解决”的工程思维。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智能手机、空调图片或实物(模型);建筑(房屋、桥梁)、水库、软件界面等工程师工作成果的PPT;“小小工程师”荣誉贴纸。 2.学具准备:乐高积木、废旧纸盒、剪刀(教师提前处理边缘)、胶水、彩笔、彩纸等手工材料(每人1套)。 3.场景准备:课前在教室墙面贴“工程师的杰作”展示区,用于张贴学生作品。 四、教学过程(40分钟) 1.趣味导入:猜一猜“生活中的魔法”(5分钟) 教师出示智能手机、空调实物(或图片),提问:“同学们,每天和我们见面的手机能帮我们做什么?夏天的空调让我们感觉怎么样?”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总结物品功能后追问:“这些好用的东西是谁设计制造出来的呢?”引出“工程师”主题,板书课题《小小工程师》。 2.新知探究:认识“工程师天团”(10分钟) 第一步:工程师的“超能力”:播放PPT,展示建筑工程师设计的房屋、水利工程师修建的水库、软件工程师开发的APP,结合图片讲解不同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建筑工程师帮我们建起温暖的家,水利工程师守护我们的水资源,软件工程师让手机变得更有趣。” 第二步:需求与设计的秘密:以“智能手机”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工程师要设计手机?因为我们需要和远方的家人说话、需要查资料、需要娱乐———人们的需求,就是工程师设计的灵感!” 小组讨论:“除了手机和空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工程师设计的?它满足了我们什么需求?”(如:椅子满足“坐着休息”的需求,书包满足“装书本”的需求),每组派代表分享。 3.实践操作:我是“小小工程师”(15分钟) 任务布置:“现在请大家当一回小小工程师!用桌上的材料(积木、纸盒等),设计一个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小作品,比如‘会装文具的小盒子’‘能站立的小房子’‘可以滚动的小汽车’。” 教师指导:巡回观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帮助(如:教如何用胶水粘纸盒、用积木搭稳定的结构),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剪刀划伤)。 作品初评:学生完成后,先和同桌介绍自己的作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