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教材】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0课《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 单 元 第四单元 教学分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在这一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社会生活,识别不文明行为并认识其危害,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自律、利他、遵纪、守法等亲社会行为。 第二课时第二个话题“爱护公共设施”以拟人化的方式呈现公共设施的作用,以及被破坏后的严重危害;通过“金点子”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保护公共设施的方法,并从“小贴士”中了解公共设施损坏后的维修途径。第三个话题“维护公共秩序”引导学生关注公共场所中的不文明行为,思考其危害,从而认识到遵守公共秩序人人有责,养成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并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与行为。 学情分析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逐渐学习并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等,发展自我观念,习得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行为方式,最终成长为独立、负责、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的便利。3.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树立破坏公共设施可能会受法律制裁的意识。4.公共场所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遵守公共秩序,自觉做到举止文明;知道建设有序生活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教学重点 认识公共设施及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公共设施属于大家,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教学难点 理解 “破坏公共设施最终伤害自己”,将维护公共秩序内化为自觉行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图片+文本学习:猜一猜(1)天生大肚能容物,吃饭从来不挑食。脏活累活从不嫌,美化环境都靠它.(打一生活用品) 谜底:垃圾桶(2)夜晚照亮街道的工具,高高挂在路边。———打一物 谜底:路灯(3)小小毛驴不吃草,光有骨头不长毛,有人骑它它就跑,无人骑它它站着。(打一交通工具) 谜底:共享单车 2.图片+文本学习:公共设施3.素材:公共设施4.小结并板书课题: 爱护公共设施 用学生喜欢的“猜一猜”和视频《公共设施》的播放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明确我们的生活与公共场所密不可分,公共场所包括我们离不开的各种公共设施,这些公共设施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认识公共设施1.文本学习:公共场所里有许多公共设施,它们就像朋友一样默默地为我们 提供帮助。2.图片+文本学习:认识公共设施(1)公共休息椅当你在公园里走累的时候,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2)分类垃圾箱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环境的清洁。”3.图片+文本学习:请帮你的“朋友”作一个自我介绍吧。(1)我是交通信号灯,红黄绿交替,指挥行人和车辆,护路口安全。(2)我是护栏,立在马路边,拦乱穿的人车马,让道路有序。(3)我是公用电话,急需时待命,拿起拨号,帮你联系亲友。(4)我是花坛,穿花衣站路边,扮靓街道,还能悦你心情。(5)我是过街天桥,我可以使人们不用等红绿灯,也不会跟车挤,既方便了自己,也让车辆更加方便顺畅地行驶。(6)我是小区健身器械,小区的健身器材,让我们可以随时锻炼身体,有利于我们成长。(7)我是街道指示牌,标地名方向,你要去哪里,看我就对啦(8)我是凉亭,有尖顶圆柱,夏天乘凉,下雨能躲雨。(9)我是公共汽车,我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10)我是公共厕所,我方便人们的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