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8985

4.15 热气球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3879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15,热气球,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热气球 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实验,理解“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科学知识,知道该原理是热气球升空的核心,建立“科学原理与生活现象相关联”的科学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教材图画中的热气球现象、实验细节,能从图画信息中提出猜想、推理热气球升空的原因,培养基于证据推理的科学思维。 3.探究实践:参照教材图画提示的实验步骤与材料,完成简易热气球模型的制作与实验探究,掌握“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的探究方法,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4.态度责任:在实验中遵循图画里的安全提示规范操作,树立安全探究的态度;通过了解热气球的应用,认识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热空气上升”是热气球升空的原理;能参照教材图画完成简易热气球的制作与实验,验证热空气上升的特点。 2.教学难点:将教材图画里的原理示意图与热气球升空的实际现象建立关联,理解抽象的“热空气变轻上升”的逻辑;规范操作实验,确保实验现象与图画中的演示效果一致。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材中热气球升空实景图、热空气原理示意图、实验步骤图、应用场景图的高清PPT;演示用大号薄塑料袋、铁架台、安全酒精灯、火柴;安全操作提示卡。 2.学生准备:每组1个中号薄塑料袋、1根小蜡烛、1个硬纸板圆环(防止烧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课前预习教材中与热气球相关的图画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提出猜想(5分钟) 1.教师展示教材里的热气球升空实景图PPT,提问:“同学们,这幅图里的热气球五颜六色,稳稳地飞到天上啦。大家仔细看看图里的热气球,它的下方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你们觉得这个东西和它飞上天有关系吗?”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比如“下方好像有火,可能是火让它飞起来的”“火会产生热气,热气把它托起来了”,顺势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跟着教材里的图画,一起找找热气球飞上天的秘密。” (二)解读图画,探究原理(15分钟) 1.分析原理图画,初寻答案(6分钟):出示热空气原理示意图,指着图里的上升、下沉箭头提问:“大家看这幅图里的箭头,热空气的箭头是向上的,冷空气的箭头是向下的。那你们想想,热气球里装的是热空气还是冷空气呀?为什么?” 2.对照演示图画,验证猜想(5分钟):展示教师演示实验步骤图,教师按照图画步骤操作:将塑料袋套在铁架台的酒精灯上方,点燃酒精灯。引导学生观察:“塑料袋慢慢鼓起来了,还往上飘了一点!这和原理图画里的热空气上升是不是一样的?” 3.串联图画,讲解原理(4分钟):把实景图和原理示意图、演示图放在同一PPT页面,总结:“就像实景图里热气球下方的加热装置会产生热气,原理图画告诉我们热空气会变轻往上跑,演示里的塑料袋也被热空气带着往上飘。所以热气球升空的秘密就是———热空气上升,热空气充满热气球的气囊,带着吊篮一起飞上天。” (三)参照图画,动手实验(12分钟) 1.明确图画步骤,强调安全(3分钟):展示学生实验步骤图,和学生一起梳理步骤:①把硬纸板圆环放在桌面;②将蜡烛固定在圆环中间;③撑开塑料袋,轻轻罩在圆环上方(不碰蜡烛);④老师点燃蜡烛,观察变化。同时举起安全提示卡:“大家一定要像图画里的小朋友一样,手离蜡烛远远的,蜡烛由老师来点燃和熄灭哦!” 2.分组实验,对照图画记录(7分钟):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看看自己的塑料袋有没有像图画里那样鼓起来、往上飘,把看到的现象写在记录单上。”遇到塑料袋碰火焰、不膨胀的情况,引导学生对照图画调整塑料袋的高度、蜡烛的位置。 3.分享实验,结合图画总结(2分钟):请2组学生拿着实验材料和记录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