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6898

第一单元 天气 知识清单 2025-2026学年科学教科版(2024)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5次 大小:41860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清单,2025-2026
  • cover
2025教科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天气 (知识清单) 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2.观察天气的角度有:阳光、云量、气温、风力、降水量等方面。 3.常用描述天气的词: 类型 词语 表示冷热 温暖、炎热、寒冷、凉爽 表示刮风 微风/和风、中强风、强风、暴风 表示阴晴 晴空万里、乌云密布 表示雨雪 小雨、阵雨、中雨、暴雨、雨夹雪、小雪、大雪 4.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大气中含有氮气、氧气、水汽等,我们称它为大气圈。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6.大气圈中的天气现象有:风、云、降水、雷、雾、雪等。 7.近地面的大气经常发生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大气中的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于是产生了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8.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总结了现代气候的特征,为防灾减灾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 9.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第2课《认识气温计》 1.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93年发明的,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气温计由单位符号、刻度、液柱、玻璃泡等部分组成。 4.我们用气温计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内的气温。 5.气温计上的刻度 ①1大格表示10℃,1大格分为10小格,1小格表示1℃。 ②0℃以上,越往上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高;0℃以下,越往下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 6.当气温计显示气温低于0℃,在读作要加上零下几摄氏度。气温计显示气温高于0℃,“零上”可省略不读。 7.气温计的读数方法:①判断温度在0℃的上方还是下方。 ②数出液柱顶端与0℃相距的格数。 ③将前两步的结果组合起来。 8.除了常用气温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水温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9.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它们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10.各种温度计的结构和功能是有区别的,不同温度计之间不能混用。 11.天气是冷还是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准确的,我们可以用气温计更准确地测量气温。 第3课《测量气温》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测量气温时,要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里,方便测量。 2.使用气温计时的注意点: ①手持气温计的上端,不要触碰玻璃泡 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 ③放在距离地面约1.5米的高度,保持干燥。 ④要待气温计的液柱高度稳定后再读数。 ⑤读数时视线要与气温计中液柱的上表面保持齐平。 3.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4.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点测量气温,将数据绘制成柱状图。柱状图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天气的变化规律。 5.将涂色后的气温计模型图按时间顺序排列,可以更直观、形象展示气温变化规律。发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白天的气温一般是先升高再后降低。 第4课《测量降水量》 1.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在规定面积地面上的水层深度。 2.降雨量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4.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 3.制作简易雨量器 ①选择直筒透明的杯子。 ②在杯子外壁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