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0651

11*牛郎织女(二)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342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牛郎织女,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课时题优训练卷(11) 11牛郎织女(二)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天上虽然( ),但没有自由,织女不喜欢。在牛郎织女婚后的生活中,他们男耕女织,勤俭(jiàn jiǎn)节约,日子过得( )。两个孩子总是依偎(wēi wèi)在织女怀里,和已经衰(suāishuāi)老的牛一起听她讲天上的故事。 ( ),他们仍然珍惜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用心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 1.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无忧无虑 B.富丽堂皇 C.日久天长 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执拗(niù) B. 竹筐(kuāng) C. 珊瑚(sān) D. 礁石(jiā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杭州亚运会场馆内部设计不仅富丽堂皇,而且兼具人性化和便利性。 B.成功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长此以往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C.老母鸡把雏儿护在身下,怒气冲冲地张开翅膀,吓住了前来骚扰的野猫。 D.午后花园里,老夫妇手挽手亲亲密密地聊着过往的岁月。 三、实验班原创文化自信请写出下列邮票上所刻画的民间故事中的人物。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班智扶斜宝塔 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聪明、最能干的工匠。他原名公输般,因为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鲁班”就成了后人对他的称谓。 一次,他来到吴国姑苏城,感叹“人间天堂”果然名不虚传。忽然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传来,鲁班循声望去,只见前面一块空地上,高高耸立着一座新建的宝塔。塔前围着一群人,吵吵嚷嚷,不知道在干什么。鲁班好生奇怪,一询问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当地有名的富翁为积德行善,准备修建一座宝塔,流传千古。这项工程由一位工匠承接,运木起造,精心筹划,经过近三年的辛苦劳动,宝塔终于建成。不知道什么原因,宝塔虽然建成,可不管横着看还是竖着看,塔身总是倾斜的。人们纷纷摇头相视,指点议论。富翁认为造塔反招非议,很是生气,也有损他的功德,因此要亲自找工匠算账;要么推倒重建,要么把宝塔扶正;否则,就送官府严办。 这可难住了工匠。如果推倒重建,自己根本没这么多钱;把塔扶正,这也办不到,因为尽管宝塔是木质的,可依然有约百万斤重。他只能“望塔兴叹”! 鲁班绕着宝塔仔细瞧了瞧,走过去安慰工匠道:“你不要着急,只要你给我找点儿木料来,我一个人只用一个月就可以把它扶正!” 工匠一听,半信半疑,可也没有别的办法。于是,他扛来木料,带着一丝希望等待着。而鲁班呢,也不让人插手帮忙,将扛来的木料砍成许多斜面小木楔,一块一块地从塔顶倾斜的一面往里敲,使倾斜的一方慢慢抬高。这样乒乒乓乓,起早贪黑干了一个月,宝塔果然直立起来了。 工匠十分好奇地询问缘由,鲁班答道:“由于斜塔是木质的,属穿斗结构,各部件之间的拉扯比较结实,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可以用打木楔的办法加以扶正。而木楔又是斜面的,既比较容易往里打,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打进去后又可抬高塔的倾斜面的高度,使塔不再倾斜。” 1.下列词语中与“四两拨千斤”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以多胜少 B.恃强凌弱 C.化虚为实 D.以小胜大 2.短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工匠的情绪富有变化。细读短文,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3.鲁班是怎样修正斜塔的 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下列对故事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塔果然直立起来了”这句话中的“果然”一词表示事实与鲁班所预料的相符。 B.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鲁班的语言描写,充分表现出他的聪明能干。 C.工匠“望塔兴叹”的根本原因是富翁要把他送到官府严办。 D.从“鲁班绕着宝塔仔细瞧了瞧”这句话可以看出鲁班善于观察,对扶正宝塔很有信心。 5.如果要复述这个故事,你打算如何讲得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