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课时题优训练卷(12) 12古 诗 三 首 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情感;强国,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志向;报国,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行动。学校围绕“爱国心·强国梦·报国行”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有同学在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中写了一副对联,请你阅读并完成练习。 上联:九秩春秋,铁马金戈,千里征尘安社稷 下联:三军将士,寒冬酷暑, 1.实验班原创文化自信为下联空白处选择对应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热血一腔铸长城 B.一腔热血长城铸 C.热血一腔长城铸 D.一腔热血铸长城 2.下列诗句中与该对联表达的主题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古诗中有许多古代汉语和表达技巧的知识,因此学校社团举办了“诗词闯关大赛”,请你踊跃参加。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万马齐喑(yīn) B. 己亥(gāi) C. 抖擞(sǒu) D. 汴州(biàn) 2.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题临安邸(旅店) B. 元知(同“原”,本来) C.九州生气(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D.几时休(休息) 3.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三、赏析诗句,完成练习。 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这两句诗中,杭州和汴州在今天分别指 和 。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B.“熏”字暗示了歌舞场面的庞大和热闹,表现了南宋时期的国力十分强盛。 C.“醉”字把“游人”醉生梦死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愤慨之情。 2.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外/青山/楼外楼 B.死去/元知万/事空 C.暖风/熏得游人/醉 D.不拘/一格降/人材 四、阅读课内古诗,完成练习。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资料链接】陆游一生极力主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由于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投降,不图振作,致使他生命垂危之际,还念念不忘中原的收复和祖国的统一。公元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 1.解释下列词语。 (1)王师: (2)乃翁: 2.结合资料链接完成填空。诗人的遗憾是“ ”;诗人的遗嘱是“ , ”。(用原诗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 情怀。 3.下列诗句与“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的情感相同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诗人明明知道人死后“万事空”,却还念念不忘“九州同”的原因是( )。 A.诗人是封建时代的人,认为死后还能知道人间的事。 B.诗人想给儿子留下遗言,让儿子带领南宋朝廷的军队北上。 C.诗人一生都牵挂着国家统一,至死都盼望着可以收复故土。 D.诗人认为自己没能建功立业,心中非常不甘。 五 、实验班原创思维能力 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填序号)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在国家需要自己作出牺牲时,英雄们总会挺身而出,以“ ”为信念,奋勇向前。 2.爸爸在外工作,有一次出差时,路过家附近,可是任务紧急,没有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