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1033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复习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2818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单元,第七,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 cover
(课件网)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单元复习目标 1.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 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 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3. 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4.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的意义。 单元结构梳理 二、重要史实概述 知识梳理一:五四运动 背景条件 政治上 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经济上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得到壮大 思想上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国际上 帝国主义(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结果 ①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学生游行示威,高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②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这也使得从北京开始的学生爱国运动迅速向全国发展。 ③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上海,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④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二、重要史实概述 知识梳理一:五四运动 特点 革命性 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群众性 学生、工人、商人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自发性 学生、工人、商人多个阶层自发参加,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爱国性 维护中国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彻底性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 性质 爱国革命运动 针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具有伟大的反帝爱国性质 社会革命运动 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社会革命 思想启蒙运动 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思想启蒙 意义 马克思主义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共诞生准备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力量、指导思想、群众基础方面促进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点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任务决定)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不同点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群众基础 不广泛 广泛 结果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从领导阶级看,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指导思想上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传播的主要思想,并逐渐与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前途上看,工人阶级不仅要砸碎一个旧世界,还要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社会。 (4)从时代特点上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二、重要史实概述 知识梳理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开始: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 2.中心: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3.表现 南陈北李 (1)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2)1920 年 3 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3)1920 年 5 月,陈独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