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2297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写作:学习扩写 课件+教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48132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学习扩写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扩写,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扩写的技巧与方法。 2.指导学生能进行记叙性文章的扩写,并按要求写出内容连贯、合乎逻辑、语言优美的文章。 【拓展资源】 《黍离(扩写)》《天赐的土地》 【课型及课时建议】 读写融通课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写前热身 (一)引导学生阅读语句“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充分调动想象扩写语句,时限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任务核心,围绕‘花落’场景,自由写作五分钟,注意是自由写作,除了明确任务之外,其余无需指导。教师以简短且富有画面感的语句为载体,引导学生写作,能够让学生们快速进入“添细节、补内容”的扩写状态。 (二)引导学生对比原句与扩充语段,拆解语段扩写技巧。 教师同步呈现原句与扩充范例,引导学生标注差异,并让学生将扩写范例和自己的习作片段相对照。通过直观对比,让学生清晰感知扩写后文本“画面更鲜活、情感更饱满”的变化,理解扩写并非“简单拉长”而是“精准添彩”。帮助学生从 “盲目扩充”转向“有方法的补充”,完成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过渡。 活动二:引导学生进行“类文阅读,梳理篇章扩写角度”。 (一)引导学生阅读《黍离》和《黍离(扩写)》,梳理这篇文章添加的扩写要素。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黍离》原文与扩写文节选,明确任务,要求学生从“叙事要素、人物刻画、情节结构”三个维度,梳理扩写文新增的内容。教师借助《黍离(扩写)》这一范例的分析,让学生的思维从“语句扩写”过渡到“篇章扩写”,对扩写作整体性理解。 (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黍离(扩写)》的分析,归纳叙事性文章扩写的基本准则与要求,并进行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黍离(扩写)》,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梳理出核心要求:忠实原文、要素完整、内容连贯。为后续课堂练笔和写作实践提供清晰“指南”,让学生明确“扩写什么、怎么扩、注意什么”。 活动三:引导学生通过头脑风暴,为“重耳拜土”的故事完成正式扩写前准备。 (一)师生共同研读“重耳拜土”故事原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风暴,阐述扩写可补充的要素,主要从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情节细节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师生共读“重耳拜土”故事原文之后,教师简要补充重耳逃难的背景(骊姬之乱、遭卫冷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以及人物关系与情感,避免扩写沦为空洞的语言拉长,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把此前归纳的忠于原文、人物刻画、情节完善等扩写方法,直接应用于“重耳拜土”这一具体素材。 (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重耳拜土”扩写的中心,围绕核心找准扩写点,设计包含“扩写核心、关键扩写点、情节脉络”三部分的扩写提纲。 教师引导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提纲撰写。各小组展示提纲之后,教师要围绕“扩写核心是否明确、扩写点是否精准、情节脉络是否连贯”等方面进行点评,引导小组完善提纲逻辑。 第2课时 活动四:写作实践 教师引导学生从准备的两个写作题目中任选一题,将其扩写为一篇完整的故事,不少于800字。 教师和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共同制定评价量表,重申写作要求与提纲的关联。学生依据提纲自主写作时,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指导。将提纲中的“思路” 转化为“文字”,实现从“学”到“用”的闭环。 活动五:习作交流 引导学生依据“记叙文扩写评价量表”,开展写作、互评与交流,明确习作的优点与改进方向。 教师指导学生按“小组内互评”形式交换习作,对照量表逐项打分,并在评语中注明“最突出的优点”和“可优化之处”,让学生互相借鉴优秀思路与技巧,实现共同提升。教师引导小组自荐作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