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2533

2.2 第2课时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课件 讲义)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择性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0-25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693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择性,2019,人教,数学,讲义
    第2课时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学习 目标 1. 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截距式方程,注意两种方程的适用范围. 2. 能根据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截距式方程求直线方程,并会熟练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一、 概念表述 1. 经过两点P1(x1,y1),P2(x2,y2)(其中x1≠x2,y1≠y2)的直线的方程为=,我们把它叫做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x1=x2)或斜率为0(y1=y2)时,不能用两点式方程.若x1=x2,y1≠y2,则直线方程为x-x1=0.若y1=y2,x1≠x2,则直线方程为y-y1=0. 2. 经过两点A(a,0),B(0,b)(a≠0,b≠0)的直线的方程为+=1,我们把它叫做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简称截距式.其中a,b为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 二、 概念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表示.( × ) (2) 能用两点式方程表示的直线也可以用点斜式方程表示.( √ ) (3) 能用截距式方程表示的直线都能用两点式方程表示.( √ ) (4) 直线y=x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均为0.( √ )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例1 (教材P63例4补充)已知△ABC的三个顶点是A(-1,0),B(3,-1),C(1,3),求△ABC的三边及AB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答】 由两点式知边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即x+4y+1=0.同理,边BC所在直线的方程为=,即2x+y-5=0;边AC所在直线的方程为=,即3x-2y+3=0.综上,直线AB的方程为x+4y+1=0,直线BC的方程为2x+y-5=0,直线AC的方程为3x-2y+3=0.由中点坐标公式,得AB边上的中点D的坐标为,即.因为C,D两点的横坐标相同,所以直线CD的方程为x=1. 探究2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例2 (1) 已知直线l过点P(-6,3),且在x轴上的截距是在y轴上的截距的3倍,求直线l的方程. 【解答】 ①当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零时,直线l过原点,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因为直线l过点P(-6,3),所以3=-6k,k=-,从而直线l的方程为y=-x,即x+2y=0.②当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时,由题意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1.又直线l过点P(-6,3),所以+=1,解得b=1,从而直线l的方程为+y=1,即x+3y-3=0.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x+2y=0或x+3y-3=0. (2) 已知直线l经过点(7,1),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求直线l的方程. 【解答】 当直线l经过原点时,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均等于0,故直线l的斜率为,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x,即x-7y=0.当直线l不过原点时,设其方程为+=1.由题意可得a+b=0①.又l经过点(7,1),则+=1②.由①②得a=6,b=-6,则l的方程为+=1,即x-y-6=0.故直线l的方程为x-7y=0或x-y-6=0. 用截距式求直线方程的步骤 (1) 由已知条件确定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 (2) 若两截距都为0,则直线过原点,直接写出方程即可;若两截距都不为0,则利用公式+=1可得所求直线方程. 探究3 直线方程的综合应用 例3 (1) 已知直线l过点P(1,2),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a,0),B(0,b)(a>0,b>0),O为坐标原点,则|OA|+2|OB|的最小值为9. 【解析】 因为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a,0),B(0,b)(a>0,b>0),所以可设直线的方程为+=1.因为直线l过点P(1,2),所以+=1,且a>0,b>0,从而|OA|+2|OB|=a+2b=(a+2b)=5++≥5+2=9,当且仅当即a=b=3时取等号,故|OA|+2|OB|的最小值为9. (2) 已知点A(3,0),B(0,4),且动点P(x,y)在线段AB上运动,则( D ) A. xy无最小值,且无最大值 B. xy无最小值,但有最大值3 C. xy有最小值0,但无最大值 D. xy有最小值0,且有最大值3 【解析】 线段AB的方程为+=1(0≤x≤3),于是y=4(0≤x≤3),从而xy=4x=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