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2963

4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2025-2026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25张PPT)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8252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PPT,25张,上册,语文,七年级
  • cover
(课件网)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今江苏镇江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学习目标 了解李白的相关信息及诗歌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全诗。(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习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写法。(难点) 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珍惜朋友之间纯真的友谊。 作者名片 李白的诗歌既表现出藐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其诗构思奇特、情感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风格飘逸豪放,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自主诵读诗歌,比较感受诗歌韵律,推断诗歌的内容。   提示:可运用前两首诗的阅读经验,读出这首七言绝句的节奏,并结合对词语的理解推断诗歌内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降职 听说 遥远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这首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地理小贴士 古代偏远蛮荒之地 五溪 夜郎 龙标 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卷网-1980年版)。该诗是诗人因好友王昌龄被贬官而作。王昌龄,唐代诗人,以写边塞题材著称,尤擅七绝。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只是由于不拘小节。李白在天宝八年(749)春天,在扬州听到了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十分担忧,并深感不平和悲伤,便题诗抒怀,写下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背景链接 1、2句:柳絮已落尽,杜鹃鸟声声哀啼。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3、4句: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分类梳理诗歌中的词语,在诵读中把握诗歌内容与诗人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五溪、夜郎、龙标: 所去偏远,心有悲伤 杨花(柳絮):如絮似雪,轻柔飘荡。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杨花无根无蒂,像游子一样漂泊无定。所以常借杨花表达离恨哀思。 子规 (杜鹃) 1、悲苦哀情。望帝(杜宇)传说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禅让退位,归隐深山。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每年暮春时节日夜鸣叫,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凄切,所以人们借以倾诉凄苦和哀怨之情。 2、惜春、伤春。“一声杜宇春归尽”,借杜鹃烘托惜春、伤春之情。 3、思念和乡愁。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 月的意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明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思乡怀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把月看作通情达意的使者,陪伴友人,我们从这里能看到李白的浪漫情怀和他与王昌龄的深厚情谊。 五溪、夜郎、龙标:所去偏远,心有悲伤 杨花、子规、明月:融情入景,景中见情 愁心:愁心遥寄,直抒胸臆 小结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马致远,号_____,大都(今北京)人。____代著名_____、_____家。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梁梦》等杂剧共15种,与_____、_____、_____并称“元曲四大家” 。并写有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