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4873

第二十、二十一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 (共48张PPT) -2025-2026学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近代史)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73377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十,纲要,历史,中外,必修,统编
  • cover
(课件网) 2025-2026学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十、二十一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专题七 晚清时期 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西洋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抵抗力量薄弱的时候。 ……我们一面须接受新的文化,一面又须设法振兴旧的政教。 中华民族在近代所遇着的难关是双层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课标要求 对应考点 复习安排 融通选必 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①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和影响;②开眼看世界的表现和评价;③洋务运动;④义和团运动的特点和评价⑤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⑥清末新政的评价; 第二十、二十一讲 选必1: 1.4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2.7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5.16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选必2: 2.5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3.8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4.11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5.12水陆交通的变迁 选必3: 4.10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拓展 5.12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3 新课标卷·清末新政 海南·轮船招商局 湖北·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 2024 全国甲卷·清末新政 甲卷·太平天国运动 新课标卷·清末新军 浙江·6·18清末新政 浙江·6·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 安徽·近代戊戌变法的影响 2025 安徽·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甘肃·晚清探索救亡道路 重庆·1905年四川教育改革 广东·科举取士制度的弊端 河南·晚清科举考试的变化 湖北·魏源《海国图志》 云南·晚清洋务运动 北京·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 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太平天国运动 开始沦为 半殖半封社会 半殖地化程度 加深 半殖地化程度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半殖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 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 中法战争 道光 (1821-1850) 咸丰 (1851-1861) 同治 (1862-1874) 光绪 (1875-1908) 宣统 (1909-1912)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 半殖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理论上学习西方技术 制度上学习西方 实践中引进西方技术 1840 1864 1900 1851 1856 1894 1898 1842 1860 1895 1901 1911 1912 1883 一、地主阶级的探索 (一)开眼看世界 1.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林则徐 魏源 徐继畬 著作 《四洲志》 《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 内容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西洋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 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 影响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地主阶级抵抗派 体现经世致用思潮 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A 徐继畬所著的《瀛寰志略》除了对世界各国风土人情的介绍,对于西方民主制度也进行了介绍,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介绍英国的国会制度时,指出“公会所(议会),分为爵房(上院)、乡绅房(下院),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勿论。”材料说明徐继畬 A.主张摒弃传统的华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