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8269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 回忆我的母亲》课件(42张ppt)

日期:2025-11-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2995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14课, 回忆我的母亲
  • cover
(课件网) 追悼会 导入新课 母亲,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去认识他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课题解读 文体知识 【回忆录】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是一种用叙述、描写、资料编排等方法,追忆本人或本人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叙事性文体。要求真实可靠,不允许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它可以记述人物一生的事迹,也可以讲述人物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它可以追述一个历史阶段,也可以描写一个生活侧面,灵活多样,格式不一。以叙述为主,可兼有抒情、议论。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文献价值。 作者介绍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共和国十大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 写作背景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同志的母亲锺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锺太夫人以80多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多音 读准字音 横多音 猜四字词语 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不停止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 为富不仁 不辍劳作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文章主要回忆了什么? 能否找出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先找原句) 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整体感知 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其大意。 整体感知 1.跳读2-13段,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课文围绕中心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自己思考3分钟,小组合作2分钟) 人物形象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例 母亲的优秀品质 “我”小时候(2-7)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没有打骂过我们”,周济穷人,和家人“相处都很和睦”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聪明能干、宽厚仁慈 1895-1900前后(8)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没有灰心,反感为富不仁者 爱憎分明、坚强不屈、朴素的阶级意识 1905年(9) 节衣缩食,借钱供“我”读书。 有远见、力图摆脱贫困和压迫 1908年(10)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1919年(11)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热爱劳动 1927~1937年前后(12)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1937-1943年 (12-13)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85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理解革命,深明大义,热爱劳动 总结作者母亲的人物形象 作者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作者的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也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 作者记叙时间跨度很大,可内容并 不松散。为什么? 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母亲“勤劳一生”为叙事线索,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详略得当,中心明确。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 锺太夫人勤劳的一生就给家庭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作者也因此受到熏陶和鼓励。你还知道哪些人物呢? 钱锺书、钱学森…… 钱学森 阅读贾平凹的《回忆我的母亲》,回答问题。 ①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②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 这是谁想我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