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1196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zip

日期:2025-10-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13928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历史,答案,PDF,试题,检测
    ■ ■ 口除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考试 高二历史答题卡 18.(12分)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注意事项 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贴条形码区 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 留痕迹。 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 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单选题 1[A][B][C][D] 6[AJ[B][C][D] 11[A][B][C][D] I6[A][B][C][D] 2[A][B][C][D] 7[A][B][C][D] 12[AJ[B][C][D] 3[A][B][C][D] 8[A][B][C][D] 13[A][B][C][D] 4[A][B][C][D] 9[A][B][C][D] 14[A][B][C][D] 5[A][B][C][D] I0[A][B][C][D] 15[A][B][C][D] 解答题 17.(1)(6分) 19.(1)(8分) (2)(12分) I (2)(10分) (3)(4分) I ■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A C D A B C D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C B A D D C D 17.【答案】(22分) (1)变化趋势(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 人才来源:由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向东部和长江流域转移,区域范围扩大 选才规模:人数增多,选官基础不断扩大 选拔方式:由荐举到定门第再到考试,趋向公开公平 (或选拔标准:由品德才能到门第再到考试成绩) 选官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或由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 (2)异:英国通过行政命令确立文官考试制度,南京临时政府通过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确立文官考试制度;英国多个部门协同负责,南京临时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负责。(4分) 同:强调公开考试、公平竞争;重视效力层次,区分对待。(4分) 背景:原先的选官制度存在弊端;工业革命的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的提高;中国科举制影响。(4分,答出两点即可) (3)认识: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对文官进行科学、统一管理,适应了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了文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为政府选拔了有用的人才。(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答案】(12分) 示例: 论题: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的核心是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2分) 阐述:1901年,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下推行新政,移植西方政治体制,预备实行君主立宪,但在君权方面并没有实质性限制,最终假立宪引发真革命。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久颁布《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使中国首次出现了近代化的政权形态,但从制度形式而言,它只是对西方民主共和制的机械模仿和简单移植,缺乏自身的特色。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布遵照孙中山“革命程序”论进行国家建设。1927至1937年是国民党宣布的训政时期,训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孙中山的训政设计具体化,并有所发展,但总体而言没有充分体现由训政向宪政过渡的目的,国民党牢牢控制政权,在民主取向方面与孙中山的训政构想相距甚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所建立的政治制度中,先后出现了苏维埃制、三三制、人民代表会议制三种主要的制度形态。其中三三制与人民代表会议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在根据地的创造性发展。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开始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独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政治制度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10分) 19.【答案】(18分) (1)变化: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单位由“道”改为“路”;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位上升,行政区划的设置更为密集。(每点2分,2点共4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