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根据路线不同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准确判断其运动形式;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运动包含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分析物体的运动路线,培养归纳、分类的思维能力;能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能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路线,并用图画记录;能操作轨道击球、小球推出等实验,比较不同运动形式的差异。 态度责任:激发对物体运动形式的探究兴趣,培养认真观察、严谨记录的科学态度;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协作,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重难点 重点:认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能根据运动路线判断运动形式。 难点: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运动形式(如小球在桌面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 三、教学流程 (一)课堂导入(5分钟) 展示立交桥上车辆行驶的图片,提问:“立交桥上的车辆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后回答:有的路线是直的,有的是弯的。 教师小结:直的运动轨道叫直线轨道,弯的叫曲线轨道。物体在不同轨道上的运动形式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知识探究(25分钟) 探索1: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 出示过山车、老鹰、台球、自动扶梯、垂直电梯的图片或视频,提问:“这些物体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描述运动路线: 过山车:轨道弯曲,运动路线弯曲。 老鹰:盘旋时不断改变方向,运动路线弯曲。 台球:被击中后笔直运动,路线是直线。 自动扶梯:斜向运动,垂直电梯:直上直下,路线都是直线。 小结:台球、垂直电梯、自动扶梯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老鹰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探索2:轨道击球实验 实验任务:用蓝色球击中红色球,分别利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击球,比较运动路线的不同。 实验步骤: Step1:将蓝球和红球放在桌上(相距约40厘米),直接用蓝球击红球,发现很难击中(运动路线不确定)。 Step2:将蓝球和红球放在直线轨道两端,推动蓝球,观察到蓝球沿直线运动,容易击中红球。 Step3:将蓝球和红球放在曲线轨道两端,推动蓝球,观察到蓝球沿曲线运动,也能击中红球。 记录单:用线条和箭头画出两种轨道中蓝球的运动路线(直线轨道为直线,曲线轨道为曲线)。 讲解科学词汇:物体沿直线轨道运动叫直线运动,沿曲线轨道运动叫曲线运动。 探索3:小球推出实验 实验任务:用手将小球沿桌面推出,观察小球在桌面上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实验步骤: 先画出自己猜想的运动路线。 实际操作,观察并记录: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路线是直线;冲出桌面后路线是曲线。 得出结论:小球先做直线运动,后做曲线运动。 (三)研讨总结(7分钟) 研讨1:物体的运动根据路线不同可分为哪两种形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沿直线轨道运动的是直线运动(如电梯、苹果落地);沿曲线轨道运动的是曲线运动(如车轮转动、钟摆运动)。 研讨2:不同人或同一人不同次推出的小球,运动方式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不同人推球,因力量、角度不同,小球在桌面的速度、方向及冲出后的轨迹(高度、远度)有差异;同一人不同次推球,因力量控制不一致,运动速度和轨迹也会改变。 (四)拓展提升(3分钟) 展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图片(如滑滑梯、荡秋千、火车行驶、跳绳),让学生判断属于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滑滑梯、火车行驶:直线运动。 荡秋千、跳绳:曲线运动。 强调:有些物体的运动可能同时包含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如行驶的自行车,车身是直线运动,车轮是曲线运动)。 四、板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