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306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课件(共92张PPT)

日期:2025-10-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21222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中国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体系建构 专题线索 线索一: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农业,私有制逐渐产生,阶级阶层分化日益明显,新石器时代晚期盛行禅让制,出现国家初始形态,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早期中华文明开始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线索二:家国同构的早期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影响明显,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瓦解,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开始产生 线索三:君主专制下中枢机构的演变 秦朝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血缘政治走向官僚政治与集权政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一发展线索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四: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沿革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线索五: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从汉朝的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标准逐渐由血缘、门第到才能,选拔方式由世袭、推荐到考试,选官权逐渐收归中央,选官制度越来越完善;与此同时,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对官员的考核、监察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线索六:变法和改革 变法和改革是中国古代王朝优化国家治理的主要途径。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国家治理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历史产生了重大作用 主干知识 1.中华文明的起源 阶段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存 元谋人、北京人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生产力 生产工具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生产方式 采集、渔猎 原始农业、畜牧业 生产关系 生活方式 巢居、穴居、 迁徙 筑屋定居、村落 社会形态 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产生 2.先秦政治制度的基本内涵 制度 内涵 王位世袭制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方式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等。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内外服制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对外服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分封制 又称“封邦建国”制,周王室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以拱卫王室。他们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物资、武装和人口;各诸侯国必须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宗法制 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 礼乐制 针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结婚、丧葬等)制定的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遵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3.中枢管理体制的演变 时期 发展历程 先秦 (萌芽) (1)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君主权力加强 秦朝 (创立) 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组成中央 政府 汉朝 (发展) (1)汉武帝设立中朝,加强皇权(皇帝的亲信侍从组成中朝,中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 (2)东汉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中朝中的尚书令作用越来越大,东汉光武帝设立尚书台总揽全国政务,三公九卿成为虚职) 魏晋南 北朝(进 一步发展) 三省制逐步形成(尚书台发展成为尚书省,另设中书省、门下省,但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