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和文化 (一)新现象 1.农业 思考1:谭晓的“良田”中可能会种植什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新航路开辟→高产作物粮食传入→粮食产量提高 思考2:根据材料,指出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谭晓还有哪些收入来源? 经济作物种类增多,种植广泛 产品初级加工、副业 多种经营方式 (一)新现象 1.农业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思考1:以上两则材料描绘的是何时、何地、何产业? 思考2:找出相关语句,说明其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思考3: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在此时、此地、此产业? (一)新现象 2.手工业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 江南农业发展 →自由劳动力出现 江南纺织业发展→手工工场出现 新的经营方式 雇 佣 白银大量流入 长途、大额贸易发展 商业资本集聚 商人群体形成(晋商、徽商) 工商业市镇兴起(功能、地位) (一)新现象 3.商业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商品: 2.货币: 4.商人: 5.市镇: 农业、手工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白银大量流入 商人群体形成(徽商和晋商) 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3.规模: 长途、大额贸易发展;商业资本集聚 (一)新现象 3.商业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并不比西方晚多少,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教学设计丛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优势 政治:专制统治日益僵化 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四)局限 朕早夜勤毖,研求治理,念民生之本,以衣食为天……欲令寰宇之内,皆敦崇本业…… ———《耕织图》序 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背景 主张 致良知 特点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能动性; 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一)王阳明的心学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良知(天理)根本 存天理,灭人欲 发现良知(天理) 在心中 格心 思想基础 主张 影响 ①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②夫“六经”《语》《孟》,非…… ③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④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饭类耳…… 提倡个性自由; 蔑视权威和教条; 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二)李贽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陆王心学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 政治 专制强化 朝代的更替/满汉民族矛盾 经济 重农抑商 小农经济占主导 商品经济繁盛 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 文化 八股取士/文字狱 理学压抑人性 西学东渐 外交 闭关锁国 欧洲殖民活动日益频繁 思想界的活跃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背景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3.主张 ①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②反对重农抑商观念,主张“工商皆本”。(黄宗羲) 黄宗羲: 2.代表人物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顾炎武: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一)陆王心学 (二) 李贽 (三)三大思想家 明中期 明后期 明末清初 提倡个性和反对专制的倾向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思考1:这些思想又怎样的共同特点? 思考2:这些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如何?能否用史实证明你的观点。 这些思想并不占统治地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依然是程朱理学 时间 作者 著作 地位 小说 元末明初 施耐庵 罗贯中 明中期 吴承恩 清中期 吴敬梓 曹雪芹 戏曲 明 汤显祖 清 孔尚任 明清 道光 《水浒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