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3600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课件(33张PPT)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57270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发展,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路”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PART ONE 转折之路 从徘徊到前进 PART Two 改革之路 从农村到城市 PART Three 开放之路 从试点到铺开 目录页 转折之路:从徘徊到前进 一、为何徘徊? 二、如何冲破文革的坚冰? 壹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国,面临着哪些严重的困境呢? 据当时的资料,至少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许多农民甚至处在赤贫状况。 ———李向前《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几点研究》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农村和城市都有个政策问题。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余地没有,怎么能行? ———邓小平1978年在四川的讲话 思想僵化、经济停滞、体制僵化 ①国民经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未得到改善; ②经济体制僵化 ; ③“左”倾错误的继续(两个凡是)。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日本记者访问重庆炼钢厂,看到两台正在使用的机器。他惊奇地发现这两台机器一台生产于1887年,一台生产于1905年。日本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标签的年代写错了,一打听才知道这两台机器是清末张之洞从英国引入汉阳兵工厂的。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1977年 美国苹果2型电脑诞生 1978年 日本炼钢厂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 1978年 英国诞生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 1979年 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人造血 1979年 世界第一台手提微电脑诞生 奔腾向前的世界,落后的中国:一个世纪的差距 “两个凡是”的社论发布后,在党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邓小平、陈云等人强烈反对。 真理标准大讨论使人们思想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禁锢中解放,重新确立了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1977年10月份,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胡耀邦的批准下公开发表,党内很快刮起了到底是继续坚持“两个凡是”,还是用“实践检验真理”的舆论旋风。 两种不同的思想、两种不同的路线、两种不同的提法,激烈交锋、不断碰撞,并最终在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锤定音,“两个凡是”自此幻化成历史云烟。 第 一 次 思 想 交 锋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 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 经济路线 决定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 评价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组织路线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恢复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政治路线 (1)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①新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 ②新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论)正式形成 ③新时期: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意义: 转折之路:从徘徊到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改革的真正起点,恰恰发生在思想政治领域。一是人的政治解放,就是全面平反历史错案,解决各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二是人的思想解放,就是对历史的全面反思和总结。 ———萧冬连《探路之役》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2宪法: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97年十五大:提出历史任务,将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前进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