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4378

初中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3.2 氧气的制取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11-1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34714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氧气,23张,课件,制取,上册,中化
  • cover
(课件网) 3.2 氧气的制取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氧气 学习目标 1.了解催化剂的概念,知道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2.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4.掌握根据已知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新课导入 【思考】我们已经知道氧气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气体,工业上我们可以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那么,我们在实验室怎样制取它呢? O2 新知学习 一、仪器的连接 2.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1.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将玻璃管口用水湿润,对准橡皮塞的孔稍用力转动插入。 将玻璃管口用水湿润,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 将橡皮塞与试管连接 手拿容器(切勿抵桌面)将橡皮塞慢慢转动旋进容器口。 新知学习 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要求: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的内容,然后独立展开实验活动,并思考讨论相应的问题。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加热 (KMnO4) (K2MnO4 )( MnO2)( O2) 新知学习 实验装置: 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 A_____B_____ C_____D_____ E_____F_____ 试 管 铁架台 酒精灯 导 管 集气瓶 水槽 A B C D E F 新课讲解 2KMnO4 K2MnO4+MnO2+O2↑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原理: 新课讲解 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排水法收集装置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的特点 (2)催化剂的特点 “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加快或减慢) “二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 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思考讨论 (1)“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该说法是否正确? (2)“只有二氧化锰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该说法是否正确? 催化剂是针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而言的,不能单独地说某种物质是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在加热高锰酸钾的反应中就是生成物。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用不同的催化剂,如硫酸铜、氧化铜、红砖粉末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 新知学习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描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 2.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燃烧很旺,发出白光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新知学习 操作步骤: 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准备集气瓶 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 收集氧气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谐音: 茶 庄 定 点 收 利 息 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 七、实验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装入药品 4、点:点酒精灯加热 5、收:收集气体 排水集气法 6、离:将导管移离水面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定:固定试管(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7、熄:熄灭酒精灯 记忆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 查装定点收离熄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2.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C D 随堂检测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 高锰酸钾为固体且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固固加热型 收集装置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难溶于水且不和谁反———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