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75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汤灭夏之后,称颂禹“久劳于外,有功于民”,并且继续祭祀夏朝确立的土神。周武王灭商之后,封武庚(纣王的儿子)于朝歌(今河南淇县),以主殷商的祭祀。商汤周武王这样做,旨在 ( ) A.减少政局动荡 B.承袭前代制度 C.构建政治认同 D.形成官僚政治 2.下图描述的是汉代前期军功阶层担任三公九卿、王国相和郡太守等官职的变化趋势,其趋势表明当时 ( ) A.贵族政治色彩强化 B.军功授爵制度的废除 C.君主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家学说地位稳固 3.唐弘道元年(683),侍中裴炎改任中书令,将原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迁至中书省。神龙元年(705),豆卢钦望担任尚书右仆射,因未获得“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称号而无法参加宰相议事会议。这说明唐代 ( ) A.政事堂成为三省权力核心 B.宰相的行政权力进一步加强 C.三省长官可共同商议国政 D.中枢机构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4.庆历新政时,副宰相范仲淹无法逾越宰相和其他执政官掌控改革大权,导致改革失败。王安石变法首先不是颁布具体变法措施,而是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王安石的做法 ( ) A.提供了改革的必要条件 B.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D.破坏了宋朝的中央官制 5.下表为元代乡试、会试对策试题的关键词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元代 ( ) 项目 政治 经济 文化学术 社会 重点关注 36 10 11 13 一般关注 37 26 0 17 合计 73 36 11 30 A.社会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 B.科举的实用主义倾向突出 C.取士受到政治局势的影响 D.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6. 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科举改革的谕旨,不久因戊戌政变而中断。1901年6月,清政府却下令停止武科举,文科举取消八股,乡会试改用策论,注重实学和实务。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西学东渐逐渐深入 B.废除科举成为共识 C.统治危机不断加剧 D.学堂选官制度确立 7.《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图2是《申报》1912年7月2日登载的《言论界之笔》。报纸以“秃笔””曲笔”“短笔”的报道揭示了当时 ( )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新闻写作脱离现实 C.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D.共和政治有名无实 8.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以农抗会和妇抗会等群众组织为基础的现代行政体系在敌后根据地出现,并成为乡村社会新的权力中心,在此基础上,1941年前后地方政权建设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全面展开。这一现象 ( ) A.影响了中国传统乡村面貌和发展方向 B.成为中国共产党地方政权建设的开始 C.体现了新的乡村政权建设在全国展开 D.推动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9.国民政府考试院曾制定详细的法规用来甄别、审查、任用政府公务人员,而国民政府却在法规中塞入了“革命功勋”的条款,以致党龄在五年以上的党员都成了有“革命功勋”的人,可以安然留在政府里,并且步步升迁。这一现象反映出 ( ) A.公务员构成日益单一 B.国民党专政色彩浓厚 C.考试院权威已经丧失 D.文官晋升制度较完善 10.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下图所示的现象 ( ) A.确保了边疆经济的高度繁荣 B.完善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C.提升了少数民族的自治能力 D.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1984年,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在广州耀然登场。各地商家踊跃入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