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6235

1.2《我们的家》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24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我们的家,教学设计
  • cover
教科版二上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我们的家》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小小建筑师成长营”之第二关:人类家园探索家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设计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要求: 1.核心概念:14. 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 2.学习内容:14.2 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 3.学段目标(1-2年级): (1)知道我们周围的人造物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举例说出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3)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4.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单元承上启下的关键一课。继第1课观察了“动物的家”之后,本节课引导学生将视角回归人类自身,观察和探索“我们的家”。教材引导学生关注家的结构(如房间数量、布局)和功能(如卧室、厨房、客厅的不同用途),并思考家中使用的材料和科技产品如何让生活更舒适。这既是对第一课观察方法的延续和应用,也为后续学习《家里的物品》和亲手《设计小房子》、《建造小房子》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基础和内容素材,使学生理解工程设计的本质是满足人类的需求。 四、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交流,知道人类的“家”是人工建造的,有不同的房间和结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知道科技产品(如空调、灯具)让家庭生活更舒适。 2.科学思维:能在教师引导下,比较自己家与同学家的异同,并初步根据功能对家中的空间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归纳。 3.探究实践:能通过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介绍自己家的结构和功能,能利用给定的材料为特定需求设计一个“家”的模型。 4.态度责任:感受家的温暖和美好,体会家人的爱与付出,初步认识到是人们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并介绍自己家的结构和不同房间的功能。 2.教学难点:建立“结构-功能”的联系,即理解不同的空间结构是为了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住宅的内外结构图、不同功能的房间图片、智能家居短视频);《学习任务单》(每人一份);“小小建筑师”勋章贴纸;为模型制作准备的材料(如不同大小的纸盒、彩纸、超轻黏土、小人偶等)。 2.学生准备:提前画好“我的家”的图画。 3.环境准备:学生保持4-6人的“建筑师考察小组”座位。 七、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回顾旧知,开启新关 教师活动: “各位小小建筑师们,恭喜你们成功通过了第一关‘动物建筑师考察记’!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从大自然回到我们身边,我们人类作为最了不起的建筑师,我们为自己建造的家又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成长营的第二项挑战任务正式发布———人类家园探索家!让我们一起探索‘我们的家’!” 学生活动:被任务吸引,回忆并联想自己的家,充满期待。 设计理念:承上启下,从动物自然过渡到人类,延续“成长营”闯关情境,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二) 探究活动一:说说我的家 教师活动: “首先,让我们召开一个‘家庭分享会’。请拿出你提前画的‘我的家’,向你的组员们介绍一下:你的家里有哪些房间?你最喜欢哪个角落?为什么?” (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结构和功能角度描述,如“这是客厅,我们一家人在这里看电视、聊天”) “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家房子大一些,房间多;有的同学家房子小一些,但很温馨。但无论大小,我们的家里都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这些基本的功能区。为什么每个家都需要这些不同的房间呢?”(引导学生思考:吃饭、睡觉、待客等不同需求需要不同的空间) 学生活动: 1.在小组内展示图画,并轮流介绍自己的家。 2.倾听同学的介绍,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