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中学段高三联合考试历史科试卷 答题时间:75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其中牛河梁“祭坛、女神庙、积石冢”文化遗存组合被认为是后世都城“天坛、太庙、帝陵”组合的“祖型”,也是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眼中的“中华文明的曙光”。据此可知红山文化( ) A. 具有“多元一体”文化特征 B. 已经形成了宗法制度 C. 是“敬天法祖”的重要源头 D. 完全进入了王朝时代 2. 战国时期,在买卖中已普遍使用作为凭证的券。券一般用竹木制成,买卖双方先把合同写在上面,然后将其剖分为二、买方和卖方分别执右券和左券。一般来说,较大的买卖用较长的券(质),较小的买卖用较短的券(剂)。如遇纠纷,官府“听买卖以质剂”。“券”的使用( ) A.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体现了货币领域的重大变革 C. 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D. 使重视信用的共识得以形成 3. 里耶秦简的出土为我们了解秦朝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其中“官署日常事务”简记载了官署集中办公时段大致为早上六七点至下午四五点以及各类地方行政事务皆需记录在案等内容,据此可知秦朝( ) A. 建立了完备的邮驿制度 B. 统一了公文的书写要求 C. 地方行政管理走向规范 D. 地方行政事物繁琐复杂 4. 下面是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时期新兴的政治文化所做的比较。这反映出( ) 南朝史传叙人 风神夷简(平易质朴),雅有远韵; 词采遒艳,善为文章…… 北朝史传叙人 武艺绝伦,有将帅之略;性雄豪,工骑射; 详练故事,有几案才;明练时事,善于断决; 敏于从政,果敢决断;明解律令,议断平允;…… A. 南朝政治文化更成熟 B. 南北实力日趋势均力敌 C. 民族交融成为历史潮流 D. 北朝政治文化具有优势 5. 据敦煌文书记载,唐朝时期入迁河陇地区的胡族同汉人一样授田,并负担赋役,这样就使这些胡族原有的部落结构自然解体,胡人逐渐变为唐朝的编户齐民。这一措施( ) A. 导致了游牧经济的崩溃 B. 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 保证了农耕经济的繁荣 D. 加重了西北地区人民负担 6. 在唐朝和印度、波斯、大食、希腊、罗马等国的艺术交流中,无论是乐舞、百戏,还是雕塑、绘画,都以输入为主,输出较少;而在与东亚的朝鲜半岛三国、日本进行艺术交流时,以输出为主,输入较少。这反映出唐朝 A. 艺术交流成为对外交流的主要内容 B. 居于世界文化体系的中心 C. 中外艺术交流的广泛性和不平衡性 D. 实行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7. 据记载,王安石变法时,部分官员“上散青苗钱于设厅,而置酒肆于谯门,民持钱而出者,诱之使饮,十费其二三矣。又恐其不顾也,则命娼女坐肆作乐,以蛊惑之。……名曰‘设法卖酒’。”这些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 A. 推动了经济作物的种植改良 B. 真正实现了“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C. 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繁荣 D. 为敛财不择手段,埋下变法失败的伏笔 8. 1280年,忽必烈下诏以黄河“汉唐所不能悉其源,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命人深入青海,对接近河源的星宿海和鄂陵、札陵二湖一带进行了勘察,并对当地的地形、水系、植被等地理情况做了记录。这一活动( ) A. 适应了大一统国家发展的需要 B. 促进了青藏地区的社会进步 C. 体现了边疆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D. 完善了绘制地图的科学方法 9. 学者赵现海认为:“明朝内部虽然出现了新时代的因素,但由于自身内敛性的限制,最终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与近代世界擦肩而过,内敛性是贯穿明朝衰亡的重要因素。”下列史实符合该学者的主要观点的是( ) A.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郑和下西洋 C. 修长城,行海禁 D. 隆庆开关 10. 与1785年西藏地方政府发行的银币相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