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7281

第3章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教学课件(共47张PPT)

日期:2025-11-1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78490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PPT,47张,教学课件,必修,生物学
  • cover
(课件网) 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思路,明确实验过程和结论,领悟科学家实验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2. 从选材、原理、方法、步骤、结果、结论和设置对照的方式等多个角度理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学会同位素标记病毒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科学探究) 4. 体验科学家对遗传物质本质探究的艰辛历程和严谨态度,认同科学和技术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认同科学是在不断拓展、修正中前进的。(科学探究) 3.通过分析生物的遗传物质和核酸,归纳概括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并分析DNA适合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生命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难点: 1.如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遗传物质的判断标准; 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排除非DNA 物质的影响。 2.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方法。 导入新课 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 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遗传物质应储存大量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结构比较稳定,等等。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蛋白质中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20世纪20年代 没发现其他大分子有类似的结构特点。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人们认识到 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20世纪30年代 对DNA结构没有清晰认识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脱氧 核糖 含氮碱基 磷酸 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格里菲思 艾弗里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提出挑战 1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抢答:说出两种肺炎链球菌的特点: 类型  菌体表面特点 致病性 菌落表面特点 S型细菌 R型细菌 实验材料: 小鼠、肺炎链球菌 探究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何为荚膜? 有何作用? 荚膜是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包围的一层胶状物质,成分为多糖 有致病性 无致病性 光滑 粗糙 何为菌落? 细菌等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有多糖类的荚膜 无多糖类的荚膜 对细菌起保护作用 探究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任务:请阅读教材P43相关内容及图3-2,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简要写出实验的过程、现象。 注射R型活细菌 小鼠不死亡 第1组 第2组 注射S型活 细菌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第3组 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 小鼠不死亡 第4组 将R型活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探究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任务:请阅读教材P43相关内容及图3-2,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简要写出实验的过程、现象。 实验过程: ①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 ②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分离出S型活细菌 ③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 ④R型活细菌+加热致死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分离出S型活细菌 【思考】1.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哪组? 2.对比第一、第二组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对比第二、第三组的实验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3.对比第二、三、四组的实验现象,第四组小鼠为什么会死亡? 体内分离出的S型活细菌来自哪里?什么使R型活细菌转变成S型活细菌? 探究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R型活细菌不会使小鼠死亡,而S型活细菌可使小鼠死亡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死亡 注入的肺炎链球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