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狼》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读引领课 2课时 任 务 一 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材:《狼》 丛书:《狼》(节选)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从不同视角讲述故事。 2.品读细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立场态度。 3.拓展阅读,概括文章主旨,分析人与动物的关系。 4.品析关键语句,概括文章主旨,体悟作者情感。 第1课时 学习内容 1.朗读下面修改后的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活动一:预习检测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参考示例: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翻译下列句子,做到遵循原文,语言通顺,生动优美。 活动一:预习检测 1.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活动一:预习检测 3.翻译下列词语的含义。 (1)一词多义 止:止有剩骨( ) 一狼得骨止( ) 敌: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 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狼不敢前( ) 意:目似瞑,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以:投以骨(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来 ) 仅,只 停止 攻击 敌人 企图 把 前面的 神情、态度 向前 活动一:预习检测 (2)词类活用 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 )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 )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 )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 ) 攻击 向前 像狗一样 挖洞 3.翻译下列词语的含义。 活动一:预习检测 3.翻译下列词语的含义。 (3)古今异义 一狼径去(古义:离开 /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 / 今义:几何学) 止增笑耳(古义:罢了 / 今义:耳朵) 1.请根据情节发展,调整图片顺序,并结合课文语句说明理由。 活动二:梳理情节,概括内容 5 3 1 2 4 5、3、1、2、4 2.按照下列的提示,分别从屠户和狼的角度用两个字概括故事情节。 活动二:梳理情节,概括内容 遇狼 议狼 惧狼 御狼 杀狼 缀屠户 赞屠户 驱屠户 惧屠户 诱屠户 3.请按照情节的发展,根据小贴士的提示,参考下面的示例,从屠户和狼中任选一个角度讲述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 活动二:梳理情节,概括内容 4.请根据故事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屠户和狼之间的关系,比较本文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有何不同。 活动二:梳理情节,概括内容 课文题目 人与动物的关系 《猫》 《我的白鸽》 《大雁归来》 《狼》 参考示例: 课文题目 人与动物的关系 《猫》 高高在上,以人的喜好为中心 《我的白鸽》 充满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