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3994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566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统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
  • cover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拼音探险家:发现声音的密码” 01.单元目标与内容分析: (一)核心素养定位: 语言运用:通过情境图、儿歌、游戏等多种方式,正确认读、书写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初步掌握拼读方法,能在生活中简单运用拼音。 思维能力:观察情境图发现字母音形特点,通过对比、分类等方法辨别易混淆字母,发展观察与比较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儿歌的韵律美与拼音学习的趣味性,尝试用拼音记录生活中的声音或事物。 文化自信:体会汉语拼音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强语言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材内容整合: 1. 文本分析 《g k h》:借助“白鸽、蝌蚪、喝水”等情境学习声母,首次引入三拼音节拼读方法。 《j q x》:结合“母鸡、气球、西瓜”学习声母,掌握j、q、x与ü相拼时省写两点的规则。 《z c s》:通过“写字、刺猬、吐丝”学习平舌音及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zh ch sh r》:借助“织网、吃果、狮子、值日”学习翘舌音及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 《y w》:通过“衣服、房屋、下雨”学习隔音字母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语文园地三》:整合课程表识字、拼音游戏、量词学习、数字成语积累及儿歌共读。 2.跨学科链接: 美术:用绳子、小棍摆字母形状,绘制拼音卡片。 音乐:创编拼音儿歌,配合动作节奏朗读。 综合实践:在课程表、实物名称中找拼音,用拼音记录物品名称。 (三)学情诊断: 已有基础:部分学生学前接触过拼音,对单韵母和部分声母有初步认知。 认知难点:三拼音节拼读、平翘舌音区分、整体认读音节记忆、易混淆字母(如b-d、p-q)辨析。 兴趣点:情境图故事、动手摆字母、儿歌朗读、游戏闯关。 02.单元主题与情境设计: (一)大主题提炼:“拼音探险家:发现声音的密码” 1.通过情境图、游戏、儿歌探索拼音的音与形,掌握拼读方法。 2.在生活中寻找拼音身影,用拼音记录发现,感受学习拼音的乐趣与价值。 (二)真实情境创设: 任务型情境:扮演“拼音探险家”,完成“声音密码收集任务”。 项目化情境:制作《拼音探险手册》,收录摆字母作品、拼音儿歌、生活中发现的拼音词。 生活化情境:在课程表、教室物品、动物叫声中找拼音,用拼音给文具贴标签。 03.单元导图: 04.任务群活动设计: 任务层级 任务内容 活动示例 青铜任务 (基础积累) 认读声母、整体认读音节,拼读两拼音节 摆字母游戏(手势、小棍摆形); 分类卡片(平舌音/翘舌音); 儿歌跟读 黄金任务 (理解应用) 拼读三拼音节,辨析易混淆音,运用于词语 闯关游戏(辨音选择); 课程表找课程名称; 量词配对(如“一座山”“四只鸽”) 钻石任务 (迁移创作) 综合运用拼音记录生活,创作拼音儿歌 制作拼音标签贴文具; 创编动作儿歌; 拼音探险手册展示 【活动设计要点】 读写融合:拼读后书写字母,为词语标拼音。 策略多元:手势记忆形、儿歌记忆音、游戏巩固拼读。 跨学科联动:美术摆字母、音乐演儿歌、生活贴标签。 05.具体教学设计: 第1课时:单元开启课———拼音冒险家 【核心目标】 1.通过单元情境图合集,初步感知本单元声母的音与形,激发拼音学习兴趣。 2.明确本单元“拼音探险家”任务,了解《拼音探险手册》的使用方式。 3.在游戏中初步尝试拼读,感知拼音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环节设计】 1.情境导入———发现声音密码。 教师活动: 出示单元情境图合集(白鸽、蝌蚪、母鸡、西瓜等),提问:“图中藏了许多声音密码,你找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鸽子、喝水、刺猬、值日”。 学生活动:观察图画,说出动物或物品名称。模仿声音(如“鸽子咕咕叫”),初步感知发音。 2.任务发布———探险家行动。 教师活动:展示《拼音探险手册》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