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草船借箭(节选) 01 学习任务 请你谈一谈对周瑜和诸葛亮的印象。 感受形象 历 史 背 景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已大败刘备,又在长江北岸集结百万兵力,准备统一全国。孙权派周瑜驻守长江南岸,刘备派诸葛亮前去联吴抗曹。 “草船借箭”就发生在此时…… 一部谋略之书 《草船借箭》 谋略里的谋略 一部智慧之书 《草船借箭》 智慧里的智慧 学习词语 妒忌 委托 照办 预计 紧急 探听 私自 布置 调度 呐喊 军令状 神机妙算 疑惑 结构:半包围 部首:辶 笔画:14 音序:Z zhē 组词: 遮_____ _____ 蔗_____ _____ 趣味歇后语: 一手遮天,一手捂地———瞒上瞒下 乌云遮挡 重点生字指导 遮蔽 遮挡 蔗糖 甘蔗 读 准 字 词 yú jì dū zhài léi nà 周瑜 忌 妒 督 都 寨 水 擂 呐 喊 幔 弩 帷 弓 màn nǔ 丞 相 chénɡ 鼓 翎 毛 líng 结构:上下 部首:心 笔画:12 音序:H huò 注音并组词: 域_____ _____ 感_____ _____ 重点生字指导 地域 yù 感动 gǎn 字歌: 惑由心生,域因土成。 运用: 这个问题使他迷惑不解。 书 写 指 导 zhài 水寨 结构:左右 部首:匕 笔画:14 音序:Y yí 重点生字指导 字歌: 不信表疑问,两点凝成冰。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组词: 疑_____ _____ 凝_____ _____ 疑问 疑惑 凝聚 凝固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又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 结构:上下 部首:心 笔画:7 音序:J jì 组词: 忌:_____ 忘:_____ 字谜: 心里装自己,自私又自利。 别人超过他,嫉妒在心底。 运用:淮阴市井笑韩信, 汉朝公卿忌贾生。 ———李白 重点生字指导 妒忌 忘记 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见教材P21),找出课文中对应的段落。(课后第三题) 提示:“阅读链接”中的内容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写的是曹操派人向江面射箭、诸葛亮借箭成功的情节,对应的是课文第8、9自然段。 学习任务三:拓展阅读 学习提示 自学课文,圈画词句。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感受形象 谋略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巧施妙计来“借”箭。 胸怀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顾全大局。 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掌握天文、地理知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草船借箭的经过,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感受形象 任务一:初步了解文意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思考: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自由读课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课后第三题) 赤壁之战、舌战群儒、空城计、六出祁山等。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联系上下文知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感受形象 小提示: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古典名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探究: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精通天文、气象。 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 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总结原因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 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上,都看到了这场大雾。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你会怎么想呢? 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怎么想呢? 你还从哪些 ... ...